“非但不小,苻坚或许也会涉足其中,如今天下梁秦晋鼎足而立,燕代势微,不足道哉,大梁虽强,却不如当年曹魏,江东虽弱,国力远超当年东吴,秦晋结盟乃是必然!”
常炜谋士出身,多次出使四方,能力或许没有王猛那么全面,但眼界绝不差。
天下一旦陷入三国鼎立的格局,想要打破就有些难了。
汉末九州,曹魏独占其六,依旧不能打破鼎足之势。
“苻坚与桓温有国仇家恨,竟能结盟?”
“观苻坚所为,雄心壮志,绝非池中之物,些许私仇,定能容忍,当年刘备猇亭惨败,火烧连营,殂于白帝城,刘禅亦与江东盟好,共抗曹魏,关中、江东名士极多,不乏远见卓识之人。”常炜捋了捋长须。
江东与关中干柴烈火,郎有情妾有意。
桓温不伐关中,已经能看出他的心思。
李跃不报任何侥幸心理,“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苻坚、桓温想成鼎足之势,须问一问朕麾下将士同不同意,天下人口六成在关东,苻坚、桓温安能与朕相抗!”
三国鼎立之势成型,是因为曹操赤壁之败、汉中之败,给了刘备孙权机会。
李跃不会犯这种错误。
别管苻坚、桓温怎么蹦跶,关东只要稳住,他们就没机会。
三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汉末以来,纷乱两百载,统一乃人心所向!”常炜居然也引用鸿胪吏们的口头禅。
虽说都知道桓温会北伐,但桓温却迟迟没动手。
即便秋收之后,也静悄悄的。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李跃要忙的事情很多,没功夫把所有精力都花在南边,只令魏山率两万黑云军镇守许昌,徐成一万步骑镇洛阳。
数月之前已经率数千精锐南下寿春,加上合肥的梁啸部,挡住桓温的第一波攻势不难。
今年虽然不是丰收,但收成还不错。
百姓安居乐业,地方上颇为平静。
投入大量人力之后,国中教化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将算法口诀和三字经刻在木板石板之上,立于诸城之中,由鸿胪吏每日教习百姓。
虽然短时间内还看不到成效,但种下种子,总会开花结果。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开化吾国吾民,是一个皇帝的使命。
当然,任何事推行下去都不容易,永远都有反对势力和守旧势力。
羯赵立国几十年,已经形成了惯性。
尤其是幽州新收复的地盘,原本就是投降过来的,夷狄居多,聚族而居,自成领落。
“既不能以王化化之,当以刀剑化之,拒不习汉言者,皆斩!”李跃没有惯着他们,直接颁下一道杀气腾腾的诏令。
跟他们讲宽仁没用,他们只听的懂刀子挥舞时的声音。
比起冉闵的杀胡令,李跃要宽仁多了,既然不想融入华夏,那就送他们上天。
这时代的规则就是如此。
诏令下达,本以为他们会抵抗,谁知黑云军提着刀上去后,一个个都乖巧的念起了三字经……
“一群贱骨头!”李跃心中暗骂了一句,算是明白了怎么跟他们打交道。
三句好话比不上一耳光下去。
想要推行汉化,就需要改进文化的载体。
竹简太过笨重,缣帛太贵,不是一般人用得起。
不过这时代纸张早已出现。
李跃在山阳铁坊旁修建了一座纸坊,造纸技术早已成熟,先秦时代已经出现,经过两汉的不断改进,非常适合运输、书写,大大简化了办公流程,提高官府运行效率。
缺的是推广,而不是技术。
如今梁国的工匠早已形成体系,李跃投入些许人力物力,一座大纸坊便拔地而起。
材料都是现成的,就地取材,麻、楮皮、桑皮、青藤、竹皆可为原料。
李跃亲自设计流水线,不到半个月,第一摞纸便应运而生。
色泽偏黄,不如左伯纸那般细腻,但已经能满足书写的需要。
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精品纸也造了不少,细细碾磨,掺些米浆,加些香料,成型之后,再经磨光,一张带着香气,洁白、平滑的精品纸问世。
廉价纸的问世,最大意义便是打破士族豪强对知识的垄断,加快知识传播的速度。
lt;dv style=“text-lgn:center;“gt;
lt;scrptgt;red_x();lt;/scrptgt;【回家的路:01BZ.cc 收藏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