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崇祯十七年 > 【崇祯十七年】 第十二章 秦良玉 第十三章 广渠门(断更)

【崇祯十七年】 第十二章 秦良玉 第十三章 广渠门(断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对女真军的主攻方向进行迎头痛击。明军士兵们在各自的位置上严阵以待,他们

的眼神中透露出坚毅和决心,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战斗的位置。

崇祯帝的决策进一步增强了广渠门的防御力量。五千明军从城内抽调出来,

他们迅速出城,加入到袁崇焕部的行列中,死守在防马栏的各处阵地。这些守军

的到来,不仅为阵地增添了新的活力,也为士兵们带来了更多的信心。

城上的守军同样做好了战斗准备,他们站在城墙上,手中握着大炮和弓箭,

随时准备对女真军进行猛烈的打击。大炮的炮口对准了城外的开阔地带,弓箭手

们则拉满了弓弦,等待着射击的命令。

整个广渠门外的阵地,从城墙到防马栏,从城内的守军到城外的明军,形成

了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袁崇焕和他的部队,以及崇祯帝派来的援军,都已经做

好了战争的准备。

祖大寿部。

祖大寿骑在战马上,身披棉甲套服,铁盔下的眼神锐利如鹰,手中的长柄偃

月刀闪烁着寒光。他身后的辽东骑兵和步军,如同他的延伸,整齐划一地列阵,

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祖大寿部驻守在广渠门的南面,他们的位置至关重要,

是侧翼的坚强支撑。

王承胤在西北面,同样肩负着侧翼的重任,他们的存在对于整个战局的稳定

至关重要。而袁崇焕作为中军的核心,他的位置是整个阵型的枢纽,他的决策和

指挥将直接影响战斗的走向。

在祖大寿还未见到女真军的踪影时,远处传来的万马奔腾声响已经清晰可闻,

如同远处的雷鸣,预示着风暴的来临。祖大寿立刻催动战马,开始快速热身,他

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节奏,长柄偃月刀在他的手中舞动起来,发出嚯嚯

的破空之声,显示着他的武艺高强和准备充分。

「戒备,戒备,女真军攻打我部来了,戒备,戒备。」祖大寿的声音如同猛

虎下山,震撼着每一个士兵的心灵,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紧迫感和决心,让士兵们

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不久,祖大寿的视线中出现了乌压压一片的女真骑兵,他们如同一股黑色的

洪流,迅速向他的阵地冲杀过来。女真骑兵的速度极快,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

日,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战斗的狂热和对胜利的渴望。

这些骑兵是莽古尔泰的前锋,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部,他

们都是女真军中的精锐,每一个士兵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的勇士。他们的到

来,让广渠门的战斗一触即发,祖大寿和他的部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祖大寿紧握长柄偃月刀,目光如炬,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是一场硬仗。

随着祖大寿的命令,明军士兵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抬动着沉重的防马栏,将

其重新布置在女真军即将进攻的方向。这些防马栏不仅是物理上的障碍,更是心

理上的防线,它们将为步兵提供必要的掩护,使他们能够在相对安全的条件下进

行防守。

步兵们依托这些防马栏,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蹲下身子,紧握着长枪

和盾牌,准备迎接冲击。他们的眼神坚定,尽管心跳加速,但每个士兵都清楚自

己的责任重大,他们是广渠门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祖大寿感到手心的汗水,他知道在激烈的战斗中,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导致

致命的后果。他叫来一名士兵,用布带将自己的手掌和偃月刀紧紧绑在一起,确

保在激烈的战斗中不会因为手滑而失去武器。这个简单的动作,体现了他对战斗

的严谨态度和对胜利的渴望。

他不时挥动着手中的长柄偃月刀,这不仅是对部队阵型的指挥,也是对士兵

们士气的提振。他的动作有力而充满节奏,每一次挥动都让士兵们感受到他的决

心和力量。他把重兵集中在女真军最有可能突破的方向,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

防线。

坐下的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战斗气氛,它开始嘶叫起来,不时抬

起前蹄踢动着,显示出它的不安和兴奋。战马的嘶叫和踢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

增添了一份紧张感。

「今日,是精忠报国之时,荣耀将伴随着我们。」祖大寿的声音如同雷霆,

震撼着每一个士兵的心灵。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荣耀的追求,激

励着士兵们为了国家和荣耀而战。

「大明永存,大明永存,大明永存。」明军将士们的呐喊声如同波涛汹涌,

一波接着一波,他们的呼声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震撼着整个战场。他们的声

音中透露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女真军的前锋,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部,四部兵马如同四

股汹涌的黑色洪流,以雷霆万钧之势凶猛地朝着祖大寿部冲击过来。他们的数量

是如此之多,二万人的骑兵大军,每部五千人,如同四支锋利的箭矢,直指明军

的阵地。

随着距离的逐渐缩短,女真军的冲锋之势愈发显得生猛,马蹄声如雷鸣般轰

鸣,大地在他们的践踏下震颤不已。祖大寿站在阵前,他能感受到那股冲天的杀

气和压迫感,但他的心中没有恐惧,只有坚定和勇气。

「弓箭手准备,火枪手准备。」祖大寿高举偃月刀,用尽全身的力量吼道。

他的声音穿透了轰鸣的马蹄声,传达到了每一个弓箭手的耳中。弓箭手们迅

速响应,他们拉满了弓弦,箭矢指向天空;火枪手也已经瞄准目标,等待着发射

的命令。

祖大寿身下的大地在震颤着,但他的斗志并未因此而减弱,反而在这股震动

中愈发强烈。他的心中充满了无穷的杀意,为了大明,为了袁督师,他已经做好

了牺牲的准备,哪怕是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祖大寿部虽然只有三千骑兵和一千步军,但他们要面对的是女真前锋二万骑

兵的大军。祖大寿知道,今天是九死一生的战斗,但他和他的部队没有退缩,他

们的眼中只有坚定和决心。

祖大寿仰首朝天,发出了一声震天的呐喊,他催动着身下的战马来回奔跑,

热身的同时,也在寻找着最佳的战机。他的战马感受到了主人的意志,嘶叫着,

踢动着,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精忠报国,视死如归。」祖大寿再次虎吼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国家的

忠诚和对死亡的无畏。明军将士们也被他的呐喊所感染,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

「大明永存,大明永存,大明永存。」这不仅是对胜利的渴望,更是对国家的信

仰和对生命的执着。

女真骑兵的铁蹄在广渠门外的大地上掀起滚滚尘烟,他们如同一股股黑色的

风暴,迅速逼近祖大寿部。随着距离的缩短,女真军的冲锋之势愈发显得凶猛,

马蹄声如雷鸣般轰鸣,大地在他们的践踏下震颤不已。在即将接触的瞬间,莽古

尔泰的命令突然传来,豪格部迅速转向北面,目标直指王承胤部,而阿巴泰部、

阿济格部、多尔衮三部则继续朝着祖大寿部冲杀过来。

祖大寿部与女真三部的一万五千骑兵正式接触,战况瞬间变得惨烈。两军交

锋,刀光剑影,箭矢如雨,战马嘶鸣,士兵呐喊,整个战场被腥风血雨所笼罩。

明军的四千人在祖大寿的指挥下,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坚韧,他们硬抗着

女真军的进攻,尽管开始渐渐不敌,但女真军的几次冲击也没有能够击穿他们的

防线。

祖大寿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硬拼不是

长久之计。他开始果断地调整战术,命令明军边打边退,逐步向城墙之下靠拢。

这一战术的转变,既能够减少直接面对敌军冲锋的压力,又能够利用城墙的

防御优势,为明军争取到更多的战术空间。

在祖大寿的指挥下,明军士兵们开始有序地后撤,他们的步伐虽然在退却,

但手中的武器并未停歇,依然在与追击的女真军进行着激烈的交锋。他们的眼神

中没有恐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命令的绝对服从。

战场上,祖大寿如一尊战神般屹立,双手紧握着偃月刀,目光如电,扫视着

冲杀而来的女真骑兵。五骑女真兵凶猛地向他发起了攻击,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杀

意,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

祖大寿不慌不忙,他的动作沉稳而迅速,偃月刀一举,如同泰山压顶,架住

了三个人的兵器。他的臂力惊人,一压之下,将女真骑兵的兵器压得低垂,令他

们难以抽回。紧接着,他回手一砍,力道雄浑,速度迅猛,那两个冲过来的女真

骑兵甚至来不及反应,他们的脑袋便已经滑落地上,鲜血喷涌而出。

祖大寿的威名在辽东早已如雷贯耳,女真兵这回亲眼见到他的勇猛,心中的

恐惧无法抑制。他突然发出一声震天的虎吼,那声音如同平地惊雷,让那三名女

真骑兵心神一震,手中的兵器几乎脱手。祖大寿趁机斜着一劈,偃月刀锋利无匹,

顿时将两名女真骑兵的手臂连着肩膀一起削落,他们惨叫着跌落马下,痛苦地在

地上翻滚。

最后一名女真骑兵见到身边的同伴四人先后被祖大寿斩杀,心中的恐惧达到

了极点,他竟然被吓破了胆,从马上摔落下来。祖大寿没有丝毫的犹豫,马不停

蹄地催动身下的战马,战马高高抬起前蹄,狠狠地朝着这名女真兵的脑袋压下去,

只听一声闷响,脑瓜碎裂,血肉模糊。

祖大寿的勇猛和果决,让周围的明军士兵士气大振,他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更加奋勇地与女真军交战。

祖大寿在激烈的战斗中依然保持着清晰的头脑,他环顾四周,战场的形势一

目了然。他的四千人马面对女真军的一万五千人,数量上的劣势使得战况异常艰

难。明军士兵虽然奋勇作战,但已有不少同袍倒在了血泊之中,战死三分之一的

沉重代价让祖大寿心中充满了悲痛,但他知道,现在不是哀伤的时刻,守住阵线,

退守到城墙下才是当务之急。

在祖大寿的指挥下,明军开始有序地后撤,他们边打边退,尽管压力巨大,

但阵型并未崩溃。士兵们彼此依靠,相互支援,一步步退向城墙之下。城墙上的

明军见状,立刻开始了有力的支援,箭矢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覆盖了女真军的

冲锋路线,大炮也发出了震天的轰鸣,炮弹在女真军中爆炸,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女真兵在这样猛烈的火力打击下,死伤众多,冲锋的势头被迫遏制,他们不

敢再追击祖大寿部,开始犹豫和退缩。城墙下的明军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机会,他

们迅速重整阵型,准备迎接可能的下一轮攻击。

莽古尔泰在远处观察着战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冷静和果断。眼见一时难以

消灭祖大寿部,他立刻下达了新的命令,让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三部迅

速后撤,远离城墙的火力范围。随后,他再次调整战术,命令这三部兵马立即加

入豪格部,集合起更强大的力量,一起冲杀北面的王承胤部。

女真军在莽古尔泰的指挥下,迅速调整了阵型和攻击方向,他们的行动有序

而迅速,显示出了女真军队的训练有素和纪律严明。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

衮三部的士兵们在后撤的同时,开始向豪格部的方向移动,准备集结成一股更强

大的力量,对王承胤部发起新的攻势。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每一方都在寻找着制胜的关键。祖大寿部虽然暂时

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但战斗远未结束。

王承胤部。

王承胤站在战场之上,眼前是黑压压一片的豪格部骑兵,如同一片迅速移动

的乌云,带着雷霆万钧之势向他冲杀而来。他心中一紧,看着自己手下的四千兵

马,与杀气腾腾的五千豪格骑兵相比,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王承胤的心中涌起了

一股无力感,他知道,自己所部的兵力难以抵挡这股强大的攻势。

在这种生死攸关的关头,王承胤的胆怯战胜了勇气,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向南

溃逃。随着他的命令,士兵们开始慌乱地撤退,阵型迅速崩溃,士兵们争先恐后

地逃离战场,场面狼狈不堪。

在溃逃的过程中,王承胤回头望去,只见豪格部的后方,阿巴泰部、阿济格

部、多尔衮三部的旗帜也加入了追击的行列,女真骑兵的数量愈发庞大,如同一

股不可阻挡的洪流。王承胤的心中更加绝望,他意识到,自己所部的四千兵马在

如此众多的女真骑兵面前,更是无力回天。于是,他溃逃的速度更快,士兵们的

队形彻底散乱,恐惧和混乱在他们之间蔓延。

城上的明军目睹了这一切,他们对王承胤的溃逃感到万分无语和尴尬。原本

严整的阵线,因为王承胤部的溃败而出现了缺口,城上的守军也感到了前所未有

的压力。他们知道,王承胤部的溃败不仅影响了士气,也可能会对整个战局产生

不可预测的影响。

此时,袁崇焕的左翼,也就是南部的祖大寿部虽然被迫退到了城墙下,但他

们并未被后金八旗兵所击溃,依然保持着作战的能力。祖大寿的士兵们在城墙的

掩护下,重新整顿,准备迎接可能的再次攻击。

然而,右翼也就是北面的王承胤部的溃败,却对整个战局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他们不战自溃,向南挤压过来,直接影响到了袁崇焕的中军。袁崇焕面临着

巨大的压力,他必须迅速做出决策,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莽古尔泰站在远处的土坡上,他的目光穿透战场的尘嚣,冷静地观察着战局

的每一个变化。他的身边,三万女真骑兵整齐列阵,战马轻轻踏步,士兵们紧握

兵器,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战斗的渴望。这些兵马是莽古尔泰的后备力量,

是他应对战场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的关键。

当莽古尔泰看到祖大寿部在城墙下苦苦支撑,王承胤部却因胆怯而溃逃,与

袁崇焕的中军相互挤压,造成混乱,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认为,胜利已经

在望,是时候出手给予明军致命一击了。

莽古尔泰举起手中的令旗,下达了命令。女真骑兵们开始快速热身,他们挥

动着手中的兵器,战马在原地踏步,发出嘶鸣,士兵们的士气被激发到了顶点。

他们知道,即将发起的冲锋将决定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

随着莽古尔泰的一声令下,三万女真骑兵开始缓缓移动,然后逐渐加速,如

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准备向袁崇焕部冲杀而去。马蹄声震天动地,如同雷鸣般在

大地上回响,女真骑兵的呐喊声汇聚成一片,震撼着每一个明军士兵的心灵。

莽古尔泰的心中充满了雄心壮志,他知道,只要能够歼灭袁崇焕部,就能够

一举攻破广渠门,抢先进入北京城。这不仅是一场战斗的胜利,更是一种政治上

的成功。如果能在这场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那么在日后与皇太极夺权的过程中,

他将拥有更多的资本和话语权。

女真骑兵的冲锋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直指袁崇焕部的心脏。整个战场

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每一个士兵的生死,每一场战斗的胜负,都牵动着双方统

帅的心。

袁崇焕部。

袁崇焕骑在黑龙之上,他的心随着战场的混乱而愈发沉重。王承胤部的溃败

如同一股逆流,冲入他的中军,使得原本严整的阵型瞬间变得混乱不堪。士兵们

的惊慌失措,战马的嘶鸣,兵器的碰撞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混乱的战场

画面。

袁崇焕的目光穿透混乱,他看到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

的女真骑兵已经追杀到王承胤部的尾部,他们的速度快如闪电,攻势猛烈。袁崇

焕知道,此刻除了死拼,已无退路。他清楚,若要撤退进广渠门,不仅崇祯帝不

会允许,而且在混乱中,女真军很可能趁机攻入城内。

在这一刻,袁崇焕做出了决断,他决定亲自率领广西狼兵营与辽东骑兵共三

千骑兵,加上城里出来支援的三千步军,一共六千人马,去攻击女真军并保护王

承胤部的尾部。这是一次以少抗多的战斗,是一场勇气与智慧的较量。

袁崇焕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广西狼兵营和辽东骑兵迅速集结,他们的眼神

中透露出坚定和勇猛。城里支援的三千步军也迅速加入战斗序列,他们手持长枪

和盾牌,准备迎接冲锋的女真骑兵。

袁崇焕亲率这支六千人的军队,他们虽然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他们的士气

高昂,决心坚定。袁崇焕知道,这是一场关乎生死、关乎荣誉的战斗,他们必须

硬抗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女真骑兵的冲击。

在袁崇焕的带领下,明军将士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他们排成

紧密的阵型,准备迎接女真骑兵的冲击。

王承胤部在袁崇焕的及时支援下,终于得到了喘息之机。在袁崇焕的广西狼

兵营和辽东骑兵的掩护下,王承胤的士兵们逐渐从惊慌失措中恢复过来,尽管他

们已经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但剩下的士兵在王承胤的指挥下,开始重新组织

起来,准备与袁崇焕部并肩作战。

王承胤的心神在这一刻稍微镇定下来,他清楚,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在这场

战斗中争取到一线生机。他指挥着剩下的两千余兵马,开始有序地调动,填补袁

崇焕部队的侧翼,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防线。士兵们虽然脸上还带着恐惧,但

动作却逐渐坚定起来,他们知道,只有背水一战,才能有生存的可能。

在土坡上,莽古尔泰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将战场上的一切都收入眼底。他

看到袁崇焕军与王承胤部的重新整合,看到明军在逆境中的顽强抵抗。然而,莽

古尔泰并未急于行动,他继续等待着,他的心中有着自己的计划和盘算。

莽古尔泰知道,战斗的初期是最混乱、消耗最大的时刻,他要让阿巴泰部、

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与袁崇焕军继续混战,让双方的力量在激战中相

互消耗。他等待着最佳的时机,等待着双方精疲力尽,战意衰退的那一刻。

这位女真将领的心中有着更大的野心,他想要在这场战斗中一举奠定自己的

声望和地位。他相信,只要能够消灭袁崇焕部,自己不仅能够在女真族中获得更

高的话语权,更能够在与皇太极的权力斗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莽古尔泰的三万女真大军如同潜伏的猛兽,静静地等待着出击的命令。士兵

们虽然焦急,却也严阵以待,他们知道,自己的统帅正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

够决定战局的时机。

战场上,桂山率领的广西狼兵营如同一道坚固的防线,死死地守护在袁崇焕

督师的周围。他们与不断涌来的女真骑兵展开了激烈的交锋,鲜血在冰冷的大地

上四溅,将这片土地染成了一片血红。喊杀声震天动地,此起彼伏,战马的蹄声

和嘶叫声响彻云霄,兵器的碰撞声叮咚作响,连绵不绝,弓箭的嗖嗖声在每个人

的耳边呼啸而过,构成了一曲死亡的交响乐。

在混战中,袁崇焕部的阵型逐渐被打散,四名女真骑兵凶狠地向袁崇焕冲杀

过来。袁崇焕身边的兵力越来越稀少,只剩下桂山和材官袁升高二人紧紧护卫在

他身边。

桂山骑在战马上,挥舞着长柄偃月刀,如同一尊战神,挡在袁崇焕身前。他

的刀法凌厉,每一次挥舞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让女真骑兵难以靠近。稍有不慎,

便会被桂山一刀削去脑袋,连着肩膀一起落地。袁升高则徒步持长枪,护在袁崇

焕的身后,他的动作敏捷,一连刺倒了几个冲杀过来的女真骑兵,甚至有几次为

袁崇焕挡下了致命的攻击。

三人在重围中拼死抵抗,他们的热血在战斗中沸腾,尽管形势危急,但他们

的勇气和决心并未减弱。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的女真兵经

过了战斗的高潮期,攻击力有所削弱,体力消耗巨大,特别是在这寒冷的十一月

天气里,加上不停的大风,但他们依然无法彻底击溃袁崇焕部。

在远处的土坡上,莽古尔泰冷眼旁观着两军的消耗战。他看到女真兵和袁崇

焕部的士兵们都已经筋疲力尽,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从自己的三万女真

兵马中抽调出两万兵马,下达了冲击的命令。这两万生力军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

向袁崇焕部冲杀过去,袁崇焕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

莽古尔泰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对袁崇焕部的致命一击。

祖大寿部。

城墙上的明军箭如雨下,炮火轰鸣,为祖大寿部提供了强大的支援。在这样

猛烈的火力掩护下,祖大寿率领着他的部队,如同从地狱中归来的勇士,开始稳

住了阵脚,并且慢慢地向外攻杀出去。

祖大寿手中的偃月刀在战场上划出一道道死亡的弧线,每一次挥舞都带走了

女真人的生命。偃月刀所到之处,黄土被鲜血染红,血液在地面上流淌,汇聚成

一条条小溪。女真兵的尸体和散落的盔甲在这些血溪中漂浮,随着水流缓缓旋转,

如同冰河解冻时的浮冰。

祖大寿和他的部队越战越勇,他们的士气在胜利的希望中被点燃。面对祖大

寿的猛烈攻势,对峙的女真兵开始感到了压力,他们的阵线逐渐被撕裂,女真兵

们的眼中开始出现了恐惧和犹豫,最终被祖大寿的部队所压制,慢慢地向后退去。

祖大寿骑着战马,他的身影在战场上穿梭,偃月刀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每

一次挥舞都精准地击中目标。女真兵的人头纷纷落地,滚入了血溪之中。他的虎

吼功如同雷霆,震撼着每一个女真兵的心灵,让他们不敢靠近,仿佛面对的不是

一个人,而是一只凶猛的猛虎。

当祖大寿率领辽东兵冲向女真军的一个面时,那个面的女真兵便被击穿,他

们的阵型被彻底打乱。祖大寿部在南线的战斗中已经取得了主动权,女真兵在他

们的攻势下已经无计可施。

在战斗的间隙,祖大寿骑着战马,向北方远处望去,他看到莽古尔泰的本阵

中又杀出了两万女真兵,他们正向袁崇焕部冲杀过去。祖大寿的心中一紧,他知

道督师袁崇焕正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没有丝毫的犹豫,祖大寿立即调整战术,挥军迂回过去,进攻女真军的侧翼。

他的目的是掣肘女真军的进攻势头,打乱他们的阵型,为袁崇焕部争取到宝

贵的时间。祖大寿的心中充满了决心,他誓要保卫督师袁崇焕,即使付出自己的

生命也在所不惜。

在冲锋的途中,祖大寿大声呼喊着:「督师……祖大寿在此……」,他的眼

中流出了热泪。这不仅是对战友的担忧,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他的呼喊声

在战场上回荡,激励着每一个明军士兵,让他们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斗中,更加

勇猛地战斗。

十一月的寒风凛冽,天空阴沉,祖大寿带领着他的部队在广渠门外的战场上

快速北上。他们冲破了牵制自己的女真少数兵马,现在正朝着袁崇焕部的方向急

驰,准备攻杀女真军的侧翼。

祖大寿骑在战马上,身披沾满血迹和尘土的棉甲,手中的长柄偃月刀在寒风

中闪着寒光,刀口上黏着已经开始凝固的鲜血。那布条原本是用来稳固手和刀柄

的,现在却早已被鲜血染成了深红色,见证了他战斗的激烈。

他的铁盔上,盔樱在大风中飘扬,如同一面不屈的旗帜。祖大寿的身上已经

有多处伤口,棉甲上插着五六支弓箭,这些都是他勇猛战斗的证明。尽管受伤,

但他的身姿依然挺拔,目光坚定。

高举着偃月刀,祖大寿向自己的两千余兵马看去,他的眼里闪烁着坚定和决

绝,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友的深情。他知道,这场战斗不仅是为了自己,

更是为了大明,为了袁崇焕。

「兄弟们……随我支援督师……杀……」祖大寿的声音在寒风中回荡,每一

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大明永存,击杀女真,大明永存,保卫督师。」明军将士的呐喊声如同潮

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震撼着战场上的每

一个角落。

祖大寿握紧偃月刀,骑着战马跑在部队的最前面,他的身影如同一道闪电,

划破了战场的阴霾。部队分成左右两翼,一翼是一千余骑兵,他们紧随祖大寿的

步伐,准备投入战斗。

在祖大寿的眼里,袁崇焕不仅是他的督师,更是他心中的信仰。他要用尽自

己全部的力量,哪怕是拼死一搏,也要保护袁崇焕。在他的心中,袁崇焕的地位

甚至超越了崇祯帝,因为他相信,只有袁崇焕才能带领大明走向胜利。

袁崇焕部。

袁崇焕站在战场上,目睹着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的攻

势逐渐疲软,他的心中涌现出一丝振奋。这场战斗的残酷让他明白,任何一丝希

望都是宝贵的。然而,当他的目光转向东方,看到女真本阵中又有两万生力军正

向他的部队冲杀过来时,他的眉头再次紧锁,心中涌起一股新的忧虑。

就在这时,桂山骑着战马赶到袁崇焕的身边,大声禀报:「督师,祖大寿部

再次出击,已经击败身边的女真兵,北上向我部靠来。」

「什么,祖大寿,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全军奋勇杀敌,保卫皇上保卫大明。」

袁崇焕的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他的声音如同战鼓,激励着每一个士兵的

心。

袁崇焕部和王承胤部的士兵们,看到祖大寿部北上支援的消息,士气大增。

他们知道,只要团结一心,就有可能击退女真军的进攻。士兵们挥舞着手中

的兵器,奋勇杀向已经露出疲态的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

攻势如潮水般汹涌。

女真军的两万支援兵力到达战场,却发现与他们接触的四部已经开始败退。

新到的女真兵力试图稳住阵脚,但四部的败势已经难以挽回,他们的后退带

动了新到的兵力,使得整个女真军的阵线开始混乱。

就在这时,祖大寿的两千余骑兵赶到了战场。他们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直

击女真军侧翼的薄弱之处。祖大寿一马当先,手中的偃月刀舞动如飞,每一次挥

舞都带走了女真人的生命。他的辽东骑兵们紧随其后,长枪和马刀闪烁着寒光,

他们勇猛地冲杀,将女真军的阵线撕开了一道口子。

女真军的士兵们在祖大寿部的冲击下,开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他们看

着身边的同伴一个接一个倒下,心中的恐惧开始蔓延。而明军则在祖大寿的带领

下,越战越勇,他们的呐喊声震天动地,每一声都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战场上的形势开始逆转,袁崇焕部、王承胤部和祖大寿部的三方合力,逐渐

压制了女真军的攻势。女真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在明军的勇猛冲击下,已经开始

出现了败退的迹象。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袁崇焕敏锐地捕捉到了战局的变化。当他看到祖大

寿部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攻击女真军的薄弱侧翼和尾部,他知道反击的时刻

已经到来。袁崇焕毫不犹豫地发出了命令,全军一直向前,奋勇杀敌。

袁崇焕骑在战马上,手中的长剑高高举起,如同战场上的旗帜,引领着明军

攻杀女真军的弱点。每一次攻击都准确而致命,女真兵在明军的猛烈攻势下伤亡

惨重,战场上响起了一片哀嚎。

桂山率领的广西狼兵营勇猛地顶在袁崇焕部的最前面,他们如同一堵钢铁墙

壁,不断向女真兵压进。女真兵被挤压到一处,空间的狭窄让他们无法有效展开

战斗队形,甚至开始自相践踏,混乱不堪。女真兵虽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在

明军的有力挤压下,他们渐渐败退到运河边,形势岌岌可危。

莽古尔泰在远处的土坡上看到战况情势逆转,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甘。这位

女真将领不愿接受失败,决定亲自率领最后一万骑女真兵向袁崇焕部发起最后的

冲击。这一万骑是莽古尔泰的嫡系部队,也是他部中最精锐的力量。

莽古尔泰部的骑兵快速冲杀过来,马蹄声如雷鸣,战场上的情势再次变得微

妙。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和之后前来支援的两万女真兵见

到莽古尔泰亲自出马,士气再次振奋起来。莽古尔泰组织骑兵数次对袁崇焕部发

起了猛烈的冲杀,尽管没有击穿袁崇焕部的防线,但他的攻势让明军感受到了前

所未有的压力。

莽古尔泰见骑兵冲杀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又命令弓箭手一起朝袁崇焕射击。

顿时,箭雨如同乌云般遮蔽了天空,朝着袁崇焕射来。袁崇焕身中多箭,鲜

血从伤口中流出,染红了他的战袍。幸运的是,由于棉甲厚重,箭矢并未穿透,

袁崇焕在这场箭雨中险而又险地保住了性命。

然而,战场上的情势再次对明军不利,明军在女真军的猛烈攻势下开始节节

败退。士兵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焦虑,但他们依然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坚持战斗,

没有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战场上的局势对明军而言愈发严峻,祖大寿部在成功击破女真军侧翼的同时,

也遭到了赶来的莽古尔泰部的围攻。莽古尔泰的精锐女真兵如同一群群猛兽,无

情地冲击着祖大寿的部队,使其不得不停止对其他女真军侧翼的攻势,转而全神

贯注地应对眼前的困境。

袁崇焕站在战场上,目睹了这一切,他知道继续向前攻杀已不再可能。他果

断地下达了命令,让明军向城墙边撤退。然而,女真兵并未放过这个机会,他们

紧紧追击着撤退的明军,企图一举歼灭袁崇焕部。

就在这时,城墙上的明军开始发挥了作用,箭矢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炮声

连绵不绝,女真兵在这样猛烈的火力覆盖下遭受了巨大的伤亡。原本紧追不舍的

女真兵被迫放慢了追击的步伐,他们想要迅速歼灭袁崇焕部的计划一时间难以实

现。

莽古尔泰率领的四旗女真兵马在激烈的战斗中已经伤亡过半,原本雄壮的队

伍如今只剩下两万多的兵力。他们的士气虽然受到了影响,但依然在莽古尔泰的

指挥下坚持战斗。

袁崇焕军同样死伤惨重,原本的军队如今只剩下三千余兵力。许多士兵的脸

上写满了疲惫和血迹,但他们的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不屈的决心。如果不是他们提

前靠近城墙,得到了城上明军的支援,袁崇焕部很可能已经被莽古尔泰部的女真

军所消灭。

在这场生死搏斗中,袁崇焕和他的部队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战斗

意志。他们在逆境中不断调整战术,与女真军进行着殊死的搏斗。城墙上的明军

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的支援为袁崇焕部提供了宝贵的反击机会。

战斗仍在继续,每一方都在为了胜利而战,为了生存而战。

秦良玉部。

秦良玉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娇嚇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全军加速,支援

袁督师,保卫大明。「这句话如同晨钟暮鼓,唤醒了士兵们心中对胜利的渴望。

秦良玉骑在战马上,身姿英挺,她手中紧握的长长白杆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

光,那是她武艺的象征,也是她决心的体现。身后,八千白杆骑兵紧紧跟随,他

们的步伐整齐划一,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秦良玉脑后的长长马尾辫在寒冷的大风中飘扬,与她身上的棉甲套服相得益

彰,这套棉甲不仅保护着她高挑健美的娇躯,更是她作为女将的荣耀。她的凤眸

里射出坚毅的光芒,那是尽忠报国的决心,热泪在她的眼眶中打转,这是对大明

生死存亡时刻的深深感触。

白杆兵营的战马群沿着北京城墙朝广渠门狂奔而去,马蹄声如雷鸣,震撼着

城墙内外的每一个心灵。城内的老百姓和城墙上守卫的明军们都听得一清二楚,

消息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开来。

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大明子民们都知道了石砫宣慰使秦良玉的白杆兵

营又进京勤王的消息。百姓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欢声笑语着互相转

告,这个消息如同春风一般,吹散了连日来的阴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勇气。

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营的到来,不仅仅是兵力上的增援,更是精神上的支持。

在大明最危难的时刻,她的出现,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国家的力量和民族

的团结。

广渠门之战,自巳时(大约是上午10时)开始,至申时(大约是下午17时),

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时辰。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和持续时间都显示出了双方军队的

坚韧和不屈。

在这三个多时辰的战斗中,明军和女真军都经历了无数次的冲锋和防守,士

兵们的体力和意志都受到了极大的考验。战场上,兵器的碰撞声、战马的嘶鸣声、

士兵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

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逐渐从天空中移动,从巳时的高悬到申时的斜阳,战

场上的光影也在不断变化。明军士兵们在袁崇焕、祖大寿、秦良玉等将领的带领

下,与女真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疲惫不堪,但仍然坚守在

自己的岗位上,为了保卫京城,保卫大明,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秦良玉率领的白杆兵营,如同一道白色洪流,沿着北京城墙一路向北,朝着

广渠门的方向迅速前进。尽管战马的颜色各异,但八千子弟兵身上那一袭白色的

棉甲,却构成了战场上最醒目的标志。

秦良玉坐在她那匹名为白云的白色战马背上,身姿挺拔,英气逼人。她的螓

首后梳着一条长长的马尾辫,在寒风中飘扬,与她身穿的白色棉甲和红色的包脚

裤形成鲜明对比。脚上的灰色短革靴紧紧地踩在马镫上,一手紧控着马缰绳,一

手紧握着斜指天际的白杆枪,展现出她作为女将的飒爽英姿。

随着战马白云的不停奔腾,秦良玉的娇躯也在马背上随着节奏颠簸,但她的

身形却始终稳定,目光如炬,始终注视着前方的广渠门。她的面容在寒冷的大风

中显得有些苍白,但那双红唇紧抿,瑶鼻不时收紧,显露出她坚定的决心和不屈

的意志。

秦翼明指挥的右翼白杆兵营与秦良玉指挥的左翼并驾齐驱,他们的队伍如同

一只展翅北飞的燕子,勇往直前。尽管天气寒冷刺骨,但每一位士兵的心中都燃

烧着为大明而战的热血,他们知道,现在是大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个人的安

逸已经微不足道。

秦翼明在奔腾的战马背上转头望向左翼,他看到姑母秦良玉那英姿飒爽的身

影,长长的马尾辫在空中舞动,她的目光始终专注地注视着前方。在八千白杆兵

的眼里,秦良玉就如同下凡的将星,释放出无形的光彩,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

秦翼明收回目光,面向前方,驾着战马奋力狂奔。广渠门已经在远方隐约可

见,那里的战场上,乌压压的大军正在激烈交战,杀喊声和马嘶声交织在一起,

响彻天地。偶尔传来兵卒被斩杀的最后喊叫声,偶尔传来城墙上的明军朝靠近的

女真兵射下的弓箭声,每一声都震撼着士兵们的心灵。

白杆兵营的士兵们在秦良玉和秦翼明的率领下,加快了前进的速度,他们知

道,广渠门的战斗正酣,袁崇焕部和祖大寿部正在那里与女真军进行着殊死的搏

斗。

城头的明军守卫在漫长的战斗中早已疲惫不堪,然而,当他们看到秦良玉率

领的白杆兵营如天降神兵般出现时,许多人不禁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些守卫的

明军,尽管自己也身陷苦战,但看到援军的到来,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他们朝着秦良玉部大声呐喊,用尽全身的力气为白杆兵营助威壮行,声音中

充满了感激和鼓励。

秦良玉部的士兵们,化作白色燕子,带着城墙上明军的期望和呐喊,渐渐离

开了城墙边。在战场上,他们开始一分为二,秦良玉率领左翼白杆兵营,如同一

把锋利的匕首,直指女真军的侧翼;而秦翼明率领的右翼,则像是另一支箭矢,

瞄准了女真军的尾部。

这两支白色的箭头,在天地间划出了两道壮丽的弧线,朝着女真军的南面侧

翼和尾部加速冲击。白杆兵营的队形有条不紊,训练有素,他们的动作协调一致,

显示出秦良玉多年严格训练的成果。万马奔腾的声音此起彼伏,震撼着战场的每

一个角落,比先前的战斗更加让人震撼。

白杆兵营的加入,为这场决战带来了新的变数。秦良玉和秦翼明,作为领军

将领,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和决心,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在他们

的率领下,白杆兵营的士兵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他们的出现,不仅为明军注

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女真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女真军在白杆兵营的猛烈冲击下,开始出现了动摇。原本紧密的阵型被白杆

兵营的冲锋所撕裂,侧翼和尾部的女真士兵们不得不分散注意力,应对这突如其

来的攻击。白杆兵营的士兵们手持白杆枪,勇猛地冲入敌阵,他们的枪尖闪烁着

寒光,每一次刺出都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莽古尔泰部。

莽古尔泰部正集中力量围攻袁崇焕部的南部右翼,对祖大寿部发起了猛烈的

攻势。祖大寿部在重围中苦苦支撑,形势岌岌可危。莽古尔泰在战场上杀得兴起,

眼中只有即将到手的胜利,直到一名亲兵的急促提醒让他注意到了战场的新变化。

莽古尔泰心中一惊,他没想到明军的援军这么快就赶到了战场。他定睛望去,

只见北京城南面,一支明军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自己的部队冲来。那支军队

手中的武器让莽古尔泰感到了一丝不祥的熟悉感——那是秦良玉的四川白杆兵营,

他们的白杆枪曾在浑河之战给予女真兵沉重的打击。

莽古尔泰看到白杆兵营全营士兵身穿白色棉甲,如同一片移动的雪地,分成

左右二翼,如同两只展翅的鹰隼,向自己的侧翼和尾部发起了冲击。白杆枪反射

着耀眼的光芒,那一根根长枪如同死神的镰刀,让莽古尔泰的心中涌起了不安。

女真兵曾在浑河之战中吃过白杆兵的大亏,那一战的惨痛教训让他们对白杆

兵营忌惮不已。在女真兵的心中,除了广西狼兵之外,最让他们畏惧的就是这些

手持长枪的白杆兵。而这次,白杆兵营全为骑兵,机动性更强,手中的白杆枪在

骑兵的冲击下更具杀伤力,这让莽古尔泰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莽古尔泰的额头上不禁渗出了冷汗,他知道,白杆兵营的加入将会彻底改变

战场的局势。他迅速下达命令,调整部队的阵型,准备迎接白杆兵营的冲击。女

真兵在将领的指挥下开始调动,但他们的心中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自信,而是被一

种难以言说的恐惧所取代。

战场上的形势变化莫测,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经过三

个多时辰的激战,士兵们已经疲态尽显。他们原本的锐气在长时间的战斗中被逐

渐消磨,尽管莽古尔泰先前派出的二万女真兵已经加入战斗,试图在布满防马栏

的狭窄战场上与袁崇焕部决一死战,但战况依然胶着。

莽古尔泰曾信心满满,认为自己的最后一万嫡系女真兵能够成为压垮祖大寿

部的最后一根稻草,而袁崇焕部也已岌岌可危,似乎胜利就在眼前。然而,秦良

玉部的突然出现,打乱了他的计划。这支从南面气势汹汹而来的白杆兵营,不仅

士气高昂,而且装备精良,战术灵活,给莽古尔泰的部队带来了新的威胁。

莽古尔泰迅速做出反应,从亲卫营中分出一半的女真兵,准备迎战秦良玉部。

他看到秦良玉英姿飒爽地骑在白色战马上,手握长长的白杆枪,冲在白杆兵

营的最前沿,直指自己的侧翼。与此同时,另一支白杆兵营正在进行长途迂回,

目标是自己的尾部。

莽古尔泰急忙分列五千女真兵,但由于时间紧迫,他们还未来得及排好阵型,

秦良玉部就已经赶到了面前。白杆兵营如同猛虎下山,见缝插针地插入了莽古尔

泰部队的薄弱侧翼,两部军队顿时陷入了混战。

秦良玉的白杆枪在战场上划出一道道死亡的弧线,每一次挥舞都准确无误地

击中目标。她的出现,不仅提振了明军的士气,也给女真兵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

力。白杆兵营的士兵们紧随其后,他们的白杆枪在战场上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抵御着女真兵的冲击。

莽古尔泰的女真兵虽然训练有素,但在秦良玉部的突然冲击下,阵脚有些混

乱。他们试图稳住阵型,与白杆兵营展开激烈的交锋。战场上的喊杀声、兵器的

碰撞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混乱而激烈的战斗场面。

这场战斗,不仅考验着双方的军事实力,更考验着指挥官的临场应变能力和

战术运用。

秦良玉部。

战场上,秦良玉部的白杆枪兵展现出了他们训练有素的战斗技巧。一根根长

枪齐齐刺出,如同一道道白色的闪电,精准地穿透女真兵的防线。女真兵在惊慌

失措中纷纷中枪落马,他们的阵型被白杆兵营的突袭彻底打乱。

女真兵虽然凶狠,但在白杆枪的压制下,他们的反击显得无力。他们手中的

刀枪尽管挥舞得再远,也无法触及到白杆枪的一半长度,这让他们在对抗中处于

极大的劣势。八旗兵在秦良玉部的突袭下死伤剧增,战场上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莽古尔泰在远处目睹了这一切,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他清楚地意识到,尽

管秦良玉部的兵力不多,但他们的突袭和士气,以及兵器上的优势,让女真军陷

入了被动。女真兵在白杆兵营的冲击下,快速一边倒地被击杀,形势对女真军极

为不利。

战场上的局面变得复杂,一方面,围攻祖大寿的女真兵依然凶狠无比,另一

方面,被白杆兵营冲杀的女真兵却畏首畏尾,难以有效招架白杆兵的攻击。

秦良玉骑在她的白色战马白云背上,她的双腿紧紧夹住马腹,双手紧握着白

杆枪,左右挥扫,每一次舞动都带起一阵阵寒光。八旗兵在她面前纷纷落马,狼

狈不堪地跌下马来,紧接着就被几根长长的白杆枪狠狠地戳死,发出恐怖的叫声。

秦良玉部一冲进莽古尔泰部的侧翼,就迅速地分成二十骑一组的小型战术单

位,开始有条不紊地攻杀女真兵。秦良玉领着她的二十骑亲兵,作为冲锋的尖刀,

最先冲进了莽古尔泰的侧翼。这些亲兵紧密地护在秦良玉的周围,用他们的生命

保卫着她的安全。

在秦良玉的带领下,白杆兵营的士兵们如同猛虎下山,勇猛无比。他们的白

杆枪在战场上划出一道道死亡的弧线,每一次出击都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女真

兵在他们的冲击下节节败退,明军的士气因此大增,战场上的形势开始逐渐逆转。

战场上,秦良玉的呐喊声如同一声春雷,震撼着每一个八旗兵的心灵。她的

呼喊从远处传来,声调由弱到强,好似天边的雷鸣逐渐滚至耳边,令女真士兵心

生恐慌。

在秦良玉的怒吼声中,她的白杆枪如同一条白色的蛟龙,迅猛地刺穿了一名

女真兵的脖颈。她利用枪头的钩状部分,将这名女真兵的尸体往旁边一带,尸体

便如同一颗石块般砸向其他女真兵,造成了一阵混乱和伤亡。

紧接着,面对一名趁机接近自己的女真兵,秦良玉反应迅速,手中的白杆枪

虽然来不及抬起,但她就地一扫,直击战马的马腿。战马的前腿应声而断,连同

骑手一起倒地。在女真兵还未来得及反应时,秦良玉的白杆枪已经从他的背后刺

穿胸膛,结束了他的生命。随后,她再次利用枪头的钩状部分,将尸体提起,狠

狠地砸向不远处战斗中的女真兵,又造成了数人的伤亡。

秦良玉部的攻势如同破竹,他们不断攻杀,迅速击穿了莽古尔泰部的侧翼。

在激烈的战斗中,秦良玉部与祖大寿部取得了联系,两部合力,对莽古尔泰

部发起了前后夹击。八旗兵在两面包抄的攻势下,死伤惨重,开始出现了溃退的

迹象。

秦良玉在战场上的英姿飒爽,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决断。她的白

杆枪在手中舞动,既是攻击的利器,也是防守的坚盾。她的亲兵紧紧护卫在她的

周围,确保她在战斗中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莽古尔泰部的女真兵在两面包抄的攻势下,士气开始动摇。他们原本凶猛的

攻势被秦良玉部的加入所遏制,战场上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明军的士气

因此大增,他们的呐喊声、战鼓声和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壮烈

的战争交响乐。

秦翼明部如同一股决堤的洪流,冲破了莽古尔泰部队的尾部防线,与秦良玉

部、祖大寿部形成了对莽古尔泰部的三面夹击。女真军在白杆枪的攻势下,几乎

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白杆枪的长度优势使得女真兵的反击显得徒劳,秦良玉的突

击更是让女真军的伤亡成倍增加。

莽古尔泰面对秦良玉部和祖大寿部的凶猛攻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

的部队在三面夹击下开始溃不成军,士兵们的士气低落,战斗意志开始动摇。莽

古尔泰知道,继续战斗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于是决定率领残部撤退。

莽古尔泰开始向围攻袁崇焕部的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部的

兵马靠近,希望能够集结更多的力量,共同应对明军的攻势。当他与其他四部取

得联系后,发现大家的战斗意志都已经大不如前,继续战斗只会导致更多的伤亡。

于是,莽古尔泰与四部将领商议后,决定撤向运河方向,逃离战场。女真军

开始有组织地撤退,尽管撤退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明军的追击和骚扰,但他们已经

无心恋战,只希望能够尽快脱离战斗,保存实力。

在这场战斗中,秦良玉部、祖大寿部、秦翼明部的联合攻势彻底打破了莽古

尔泰部的防线,使得女真军不得不选择撤退。

袁崇焕部。

袁崇焕站在战场上,目睹着秦良玉的白杆兵营如神兵天降,心中涌动着难以

言喻的激动和崇敬。秦良玉,一名女子,竟能率领着数千白杆兵营,从遥远的四

川北上,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京师救援。袁崇焕心中感慨,秦良玉的壮举,远比

自己所承受的艰难更为艰巨,她的白杆兵营才是真正的千里迢迢而来。

此时,城墙上的千余明军也目睹了后金军的败退,督战的王承恩见状,激动

地大喊几声,下达了出城迎战的命令。广渠门城上的明军,听到命令后,士气大

振,呐喊着「皇上万岁」,如同潮水般涌出城门,支援袁崇焕部。

袁崇焕见状,更是信心倍增,他高声指挥着王承胤、刘应国、罗景荣、窦浚

等将领,率领着明军奋力冲杀。阿巴泰部、阿济格部、多尔衮部、豪格四部原本

在新增的女真兵的支援下占据优势,但在秦良玉部的突然加入和城内明军的冲杀

下,军心动摇,战斗力大减。

袁崇焕开始挥军死战,搏命反击,女真兵在明军的猛烈攻势下不断倒下,战

场上留下了大片的女真兵尸体。血水和泥土混合,形成了一片血红的土地,见证

了这场战斗的惨烈。

莽古尔泰在战场上目睹了这一切,他和其他四部的将领汇合后,心中明白,

今日之战已无力回天,败局已定。他们决定不再做无谓的牺牲,而是选择向运河

方向撤退,希望能够保全剩余的兵力,为日后的战斗留下一线生机。

女真军开始有组织的撤退,虽然撤退的过程中依然不断遭受明军的追击和打

击,但他们已经无心再战,只希望能够尽快脱离这片血腥的战场。

北京城广渠门战场东面的运河,在寒冷的十一月二十日已经冻结成一片坚硬

的冰面。这条运河不仅是女真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也是他们进攻广渠门时的来路。

如今,它再次成为了女真军撤退的通道,但这一次,他们的心情充满了败退

的沉重。

袁崇焕部在得到城内明军的增援后,士气大振,他们在女真军的西面发起了

拼死的追杀。明军的呐喊声、战鼓声在战场上空回荡,他们的脚步坚定有力,手

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带着对胜利的渴望。

秦良玉部和祖大寿部则在女真军的南面和东南面,对女真军的侧翼和尾部发

起了猛烈的攻击。女真军在撤退的过程中,面临着三面受敌的困境,死伤人数不

断增加。战场上,女真兵的尸体横七竖八,流出的鲜血在冰冷的地面上汇聚成一

条条冒着热气的小溪,女真兵尸体的碎块在血溪中随着流动的血液旋转,如同冬

日里河面上的浮冰。

女真军的旗帜,曾经是他们荣耀的象征,如今却纷纷被遗弃在广渠门外的战

场上,散落一地,被泥土和鲜血染污。这些旗帜上的绣字,记录着女真兵各将领

的名字,现在却成为了战败的标志。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军将领的旗帜在战场上整整齐齐、层层叠叠地迎

风飘扬。这些旗帜上的绣字同样记录着明军将领的名字,但它们现在却是胜利的

象征。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旗帜显得格外鲜艳,它们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在

诉说着明军的英勇和女真军的败退。

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录着这场战斗的惨烈和壮烈。明军的勇猛、女真军

的败退、运河上的坚冰、战场上的鲜血和尸体、飘扬的旗帜,这些元素共同构成

了一幅生动的战争画卷。

秦良玉部。

战场上的杀喊声此起彼伏,震撼着寒冷的十一月天空。明军士兵们在激烈的

战斗中热血沸腾,他们不再感到寒冷,只有复仇的火焰在胸中燃烧。面对女真军

的败退,明军终于能够扬眉吐气,一解多日来的压抑和愤怒。

秦良玉和秦翼明两部在女真军的南面侧翼和尾部造成了巨大的杀伤,迫使女

真兵向结冰的运河撤退。女真兵在撤退时的慌乱与来时的谨慎形成鲜明对比。他

们无组织地四处踩踏在冰面上,马匹和辎重的重量不断施加在脆弱的冰层上。

随着女真兵在冰面上的慌乱撤退,冰面开始承受不住压力,坚冰纷纷破裂,

发出巨大的塌陷声。女真兵纷纷掉入冰冷的河水中,或是在碎冰上挣扎,场面一

片混乱和恐慌。

多尔衮部作为女真军的断后部队,抵抗着明军的追击,慢慢退到了运河边。

多尔衮听到身后冰河破裂的声音,心中一惊,意识到如果继续过河,自己的

部队可能会遭受重大损失。于是,他果断地指挥骑兵不再过河,而是沿着运河向

北撤退,希望能够找到更安全的撤退路线。

秦良玉和秦翼明率领的部队迅速赶到运河边,袁崇焕手下的将领刘应国、罗

景荣、千总窦浚等人也追杀至运河边。明军士兵立即向那些站在或趴在冰河碎冰

面上的女真兵放箭,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女真军死伤无数。冰河中挤满了女真兵

的尸体,它们在冰面破口处的水流中旋转,死状凄惨。

莽古尔泰率领自己的亲卫兵最先渡过了冰河的冰面,他们朝北方向逃命,丢

下了那些还在河中的女真兵。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莽古尔泰只能顾全自己和

亲卫兵的安全,不顾及其他士兵的死活。

这场战斗不仅是一场力量的较量,更是一场意志的较量。明军在秦良玉、秦

翼明、袁崇焕等将领的带领下,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术指挥能力。

秦良玉站在运河边,她的身姿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显得格外醒目。她的雪白

棉甲已被鲜血染红,那螓首后的马尾辫和英气逼人的脸庞上,都沾满了战斗的痕

迹。她的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手中紧握着白杆枪,枪尖插在土地上,枪樱随

风飘扬,犹如一面不屈的旗帜。

在运河的冰面碎片上,那些还活着但动弹不得的女真兵,尽管身陷绝境,依

然拼死抵抗,向岸上的明军射出零星的冷箭。然而,他们的反击在明军的箭雨下

显得如此无力,许多女真兵在寒冷的大风中倒在了破碎的冰面上,有的沉入了冰

河之中,结束了他们的生命。

袁崇焕带着伤,但在亲兵的保护下,依然坚持追到了运河边。眼前的景象让

他深受触动,这是一幕他将终身难忘的场景。破碎的运河边,秦良玉高挑的背影

与枯萎的冬天大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一手握着白杆枪,那枪身的高度甚至超

过了她自己,显示着她的英勇和不屈。

运河的破碎河面上,尽是女真兵的尸体,有的躺在冰面上,有的已经成堆在

运河的冰水中结冻,随着水流缓缓旋转。那些还未死去的女真兵,发出了临死的

凄厉哭喊声,而有的已经沉入了运河河底,永远地沉睡在这片冰冷的水域。

袁崇焕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对秦良玉的感激和尊崇。他的声音带着深深

的敬意,喊出了「秦良玉……宣慰使……」,这不仅是对秦良玉个人的敬意,也

是对所有在这场战斗中英勇奋战的将士们的敬意。

秦良玉听到身后的呼唤,她那沾满血迹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随即回过头来。

她看到袁崇焕步履蹒跚地向她走来,尽管他身上带着伤,但眼神中透露出坚

毅和感激。秦良玉迅速上前,用她那有力的手臂搀扶住袁崇焕,关切地询问他的

伤势,心中明白,如果没有袁崇焕坚守广渠门,战局可能会完全不同。

在亲兵端来的矮凳上,袁崇焕缓缓坐下,秦良玉则后退两步,以一种飒爽的

姿态,分成两段动作向袁崇焕半跪下来。她的一手叉腰,一手捶地,这是对上级

将领的尊敬和礼仪。

「四川石柱宣慰使,秦良玉,参见袁督师。」秦良玉的声音坚定而严肃,她

的态度表明了对袁崇焕的敬意和对军事礼仪的遵守。

袁崇焕见秦良玉这样参见自己,心中感到不敢当,他连忙站起身子,上前用

手扶起秦良玉的手臂。当他看到秦良玉身上的血污,那是在激烈战斗中留下的印

记,他的心中充满了敬佩,双眼也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秦良玉宣慰使,你过谦了,本将年龄不及宣慰使,战功更不及,如何敢受

你的参见。」袁崇焕的话语中透露出他的谦逊和对秦良玉的尊重。

秦良玉听后,坚持地说:「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尊卑有别,卑职怎敢不遵。」

她的话语表明了她对军规的尊重和对袁崇焕地位的认可。

袁崇焕感受到了秦良玉的坚持和尊重,他刚想接话,但注意到秦良玉似乎还

有话要说,于是他静候以待,准备聆听秦良玉接下来的话语。

秦良玉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她向袁崇焕询问起德胜门的战况,以及满桂和

侯世禄两位总兵的安危。她的声音中透露出对同僚的担忧和对大明的忠诚。

袁崇焕叹息着,向秦良玉传达了从王承恩公公那里得来的消息。德胜门的战

斗惨烈到无法形容,与广渠门的战斗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叹息中蕴含着

深深的忧虑和无奈,战场的残酷让他感到沉重。

秦良玉听后,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只要,只要我秦良玉一口气还在,

誓死保卫大明,白杆兵营精忠报国,视死如归。」她的话语铿锵有力,每一个字

都如同铁锤一般,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秦良玉身边的白杆兵子弟们,听到宣慰使秦良玉的话,感受到了她的决心和

勇气,他们一齐大喊起来:「皇上万岁,大明永存,大明永存。」白杆兵子弟们

在破碎的运河岸边呐喊,他们身上的白色棉甲已经被鲜血染成了红白色,这是他

们英勇战斗的证明。

袁崇焕看到此情此景,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为大明和崇祯帝感到欣慰,

同时也为战场上的牺牲感到悲痛。烫热的泪水从他脏兮兮的脸上慢慢流了下来,

这是他对大明的热爱和对将士们的敬意。

「大明……大明……天下苍生啊……」袁崇焕仰天呐喊出来,他的声音雄浑

沧桑,充满了力量和情感。他的呐喊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如同一声声战鼓,激

励着每一个明军士兵为国家、为民族而战。

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幅画面,都深刻地记录着这场战斗的惨烈和壮烈。

从秦良玉坚定的眼神,到白杆兵子弟们染血的棉甲;从袁崇焕沧桑的呐喊,

到运河上漂浮的女真兵尸体,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战争画卷。

秦良玉在运河边的战场上,站立的身影如同一尊不屈的雕塑。她深吸一口气,

感受着周围的悲壮与胜利的气息。随后,她紧握白杆枪的枪柄,用力一拔,将那

根深深插入土地的长枪拔了出来。白杆枪在她手中轻轻颤动,仿佛也感受到了主

人的决心和力量。

袁崇焕在旁看着秦良玉的动作,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敬意。他们两人都知道,

战斗尚未结束,北京城和大明朝还需要他们继续奋战。他们相互点了点头,默契

地转身,各自上马。

秦良玉跨上战马,那匹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英勇,昂首挺立,发出一声

长长的嘶鸣。她调整了一下马鞍,确保白杆枪牢固地挂在马侧,然后轻轻一抖缰

绳,战马便迈开了步伐。

袁崇焕也骑上了自己的战马,尽管他身上带着伤,但他的身姿依然挺拔,目

光坚定。他看了一眼秦良玉,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交汇,传递着彼此的决心和信

任。

两匹战马并行着,缓缓地离开了运河边的战场,向着北京城的方向前进。月

亮的光辉洒在他们的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战马的蹄声在空旷的原

野上回响,伴随着他们坚定的步伐,逐渐远去。

在他们身后,破碎的运河和战场上的残骸渐渐模糊,而他们的身影却愈发清

晰,如同两道守护大明的坚盾,无论前方道路多么艰难,他们都将勇往直前,为

了大明,为了百姓,继续他们的奋战。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