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hitou
2024/07/26
第四章 袁崇焕
袁崇焕,出身于广西藤县商人家庭,自幼聪明好学,不仅在书海中沉浸,更
对军事战略抱有浓厚的兴趣。发布页LtXsfB点¢○㎡|最|新|网|址|找|回|-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中进
士,随后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然而,袁崇焕的志向远不止于文职,他渴望投身军事,建功立业。天启二年
(1622年),他借进京参加大计之机,毅然主动请战出山海关,决心投身于抵御
女真人、收复辽东的前线。他的这一决定,标志着他由文转武,开始了一段传奇
的军事生涯。
在山海关,袁崇焕以其过人的才智和勇气,迅速崭露头角。他被任命为山海
监军,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军事指挥生涯。在任上,他辅佐督师孙承宗参与建设了
著名的关宁锦防线,这一防线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启六年(1626年),袁崇焕迎来了他军事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考验。女真人
努尔哈赤率领大军直逼宁远,袁崇焕临危不惧,指挥守军英勇抵抗,最终取得了
宁远大捷。这场胜利不仅挫败了女真人的侵略企图,也使袁崇焕声名鹊起,凭借
功绩被擢升为辽东巡抚。
天启七年(1627年),袁崇焕再创佳绩,取得了宁锦大捷。然而,胜利的喜
悦并未持续太久。由于他与后金议和等行为,遭到了朝中一些大臣的非议。在政
治斗争的漩涡中,袁崇焕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无奈,最终选择了辞职,结束
了他在辽东的军事生涯。
袁崇焕走在归乡的路上,紫禁城中风云突变,熹宗皇帝的驾崩让整个朝廷陷
入了短暂的动荡。信王朱由检继位,成为新的皇帝,即崇祯帝。这位年轻的皇帝
意气风发,决心扫清朝廷中的腐败,重振大明朝的雄风。
十一月,魏忠贤这个权倾朝野的宦官被铲除,他的倒台象征着一个旧时代的
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朝廷内外许多官员认为,袁崇焕的军事才能和对辽东
防线的深刻理解,是抵御后金威胁的关键。他们认为,只有袁崇焕的军事才能和
对辽东防线的深刻理解,才能有效抵御后金的威胁。到了到了众人纷纷上书的地
步,崇祯帝也注意到了这些奏章,他深知袁崇焕的才能和之前的功绩,决定给予
他新的任命。十一月十九日,崇祯帝正式下旨,起用袁崇焕为都察院右都御史,
同时管理兵部添设右侍郎事,这是对袁崇焕军事和政治才能的双重认可。
十二月二十八日,崇祯帝再次显示了对袁崇焕的赏识和信任,他赏赐袁崇焕
锦衣卫指挥佥事的恩荫,以补偿其在宁锦之战中的卓越贡献。这份荣誉不仅是对
袁崇焕个人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在辽东防线上继续发挥作用的期待。
袁崇焕接到任命的消息,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他知道,这不仅是崇祯帝对
他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袁崇焕的名字已经成为了辽东防线的同义词。当崇祯帝
即位,决心改革朝政,重振国威时,他的目光自然落在了这位曾为大明立下赫赫
战功的将领身上。
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初三日,一道圣旨穿越了山川河流,抵达了袁崇焕
的家乡。这位刚刚卸下戎装,马上准备享受平静生活的将领,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即蓟辽督师。这是一个
重大的责任,也是一个巨大的荣耀,意味着他将再次承担起保卫国家边疆的重任。
袁崇焕还没来得及感受家乡的温暖,就接到了崇祯帝要他复出的任命。他知
道,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此后,使者络绎不绝
地穿梭在道路上,传递着朝廷的命令和期望。
接到旨意的袁崇焕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即开始准备北上。他知道,前方等待
着他的是艰苦的挑战和未知的风险,但他的心中充满了坚定和勇气。他将再次穿
上战袍,拿起武器,为了大明的安宁和辽东的和平而战。
袁崇焕深知辽东战事的严峻,也明白单靠现有的兵力难以支撑长期的边防需
求。因此,在北上之前,他特别回到广西,招募了一支由三千名勇士组成的广西
狼兵。这些士兵以其勇猛和坚韧著称,他们在前两次对女真人的战斗中已经证明
了自己的价值,他们的悍不畏死和战术上的灵活性,为大明军队赢得了宝贵的胜
利。
广西狼兵的加入,不仅增强了袁崇焕军队的战斗力,更在精神上给予了极大
的鼓舞。他们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对战斗的执着,让整个国家都为之惊叹。这些士
兵的忠诚和勇敢,成为了大明军队的一面旗帜,激励着更多的士兵为国家的安宁
和边疆的稳定而战。
袁崇焕对这些广西狼兵寄予厚望,他知道这些士兵将会在辽东的战场上发挥
关键作用。在北上的路上,袁崇焕与这些士兵同甘共苦,共同经历着艰难的旅程。
他不仅在战术上给予他们指导,更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明白自己肩负
的使命和责任。
随着袁崇焕和广西狼兵的北上,一支新的、充满活力的军队逐渐形成。
袁崇焕的北上之路,不仅是一段地理上的旅程,更是一次精神上的回归。他
将回到那个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回到那个需要他的国家和人民身边。他的脚步
坚定而迅速,因为他知道,时间紧迫,边疆的形势不容乐观,他必须尽快到达,
重新组织和指挥军队,以应对可能的危机。
在崇祯帝即位之初,大明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辽东的后金威胁尚
未解除,国内各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荡和起义。崇祯帝在位期间,不断努力
稳定局势,加强边防,同时对内进行改革,以期恢复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崇祯元年,四月十一日。
南赣(今江西省南部)的起义军夺天王,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自称「永兴
元年」。他们率领起义军攻破了安远县城,劫掠了县库并释放了囚犯。安远知县
沈克封在混乱中逃走,巡抚洪瞻祖将此事上报朝廷。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地方治
安的混乱和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减弱。
崇祯元年,五月二十五日。
崇祯帝对辽东和黔地的兵事问题深感忧虑,他下旨谕令吏户兵三部,要求他
们将新旧兵饷的详细情况造册进呈。崇祯帝强调,抚按官必须查清有司私派的情
况,并立即参处,表明他对于整顿军饷、严惩贪污的决心。他明确表示,国法具
在,断不宽贷,显示了他对维护国家法纪的坚定态度。
崇祯元年,六月初四日。
工科给事中刘安行巡视太仓银库,发现预支官俸存在严重弊端,积侵达三十
六万两白银。崇祯帝命令刘安行与户部一同清核,查明每一笔款项的来龙去脉,
并限定在旬日内奏上。这一举措体现了崇祯帝对财政管理的严格把控和对腐败行
为的零容忍。
崇祯元年,六月初六日。
太仆寺卿田仰上奏,指出寺马专供团营骑操,但随着种马废除、改俵马,以
及俵马起而分本折色,马制已经荡然无存。田仰请求崇祯帝责成抚按勒限完解马
价,并摘出尤者题参一二。崇祯帝对此表示允准,显示了他对军事物资管理的重
视和对维护军队战斗力的决心。
这些事件和崇祯帝的应对措施,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年轻皇帝的决断力和对国
家事务的深刻理解。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崇祯帝依然努力通过改革和整顿,试
图为大明朝带来新的希望和稳定。地址发布邮箱LīxSBǎ@GMAIL.cOM
崇祯元年,七月的骄阳似火,照耀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随着袁崇焕率领的
三千广西狼兵的到来,这座古老的都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永定门外,百姓们夹
道欢迎,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彩带,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为这位英雄的归来而
欢呼。
袁崇焕骑着高头大马,身着戎装,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他的身后,是一队
队威武的广西狼兵,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气势如虹。穿过山川坛和天地坛之间
的道路,队伍如同一条长龙,缓缓地向内城前进。
正阳门下,王承恩率领着一群臣工早已等候多时。他们身着朝服,神态庄重,
等待着袁崇焕的到来。当袁崇焕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时,王承恩的脸上露出了微
笑,他迎上前去,恭敬地行了一礼。
" 袁督师,皇上有旨,命您本月十四日,皇上在建极殿后的平台召见群臣,
您也要到。" 王承恩的声音清晰而有力。
" 袁崇焕遵旨。" 袁崇焕回答得毫不犹豫,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
" 袁督师,您先在北京城休息几天,养好精气神。" 王承恩关切地说。
" 谢谢,王公公的关怀。" 袁崇焕微微颔首,表示感激。
道路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们,他们的欢声笑语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孩
子们好奇地张望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士兵,妇女们则交头接耳,议论着袁崇焕的英
雄事迹。士兵们虽然沉默,但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袁崇焕的敬仰和信任。
袁崇焕的心中充满了温暖,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也知道,
有了这些百姓的支持,有了皇上的信任,他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夜幕降临,北京城的灯火渐渐亮起,袁崇焕和他的广西狼兵在城中的营地安
顿下来。士兵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故事,谈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而袁
崇焕,则静静地站在营帐前,望着星空,心中默默许下誓言:他将用自己的智慧
和勇气,守护大明江山,守护这些百姓,不负皇上的重托,不负百姓的期望。
七月十四日的清晨,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建极殿的平台周围已是一片繁忙。
朝臣们身着朝服,按照品级排列,他们或低声交谈,或静默沉思,等待着即将到
来的重要召见。建极殿的宏伟建筑在晨光中显得庄严而肃穆,飞檐翘角上挂着的
风铃随风轻响,为这紧张的气氛增添了几分宁静。
平台之上,早已布置妥当,御座空置,等待着皇帝的驾临。四周的宫灯尚未
熄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照亮了大臣们期待而庄重的面庞。内阁的四名辅臣李
标、钱龙锡、周道登、刘鸿训站在前列,他们的表情凝重,彼此交换着目光,似
乎在传递着对今日召见的重视与期待。
袁崇焕站在群臣之中,身着戎装,银甲熠熠生辉,彰显出他大将的风度。他
的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扫视着四周,似乎在用他的存在安抚着每一位臣工的心。
他的到来,无疑给这场召见增添了几分军事的严肃与紧迫。
随着时间的流逝,阳光逐渐洒满了整个平台,给这庄重的场所披上了一层金
色的光辉。朝臣们的声音渐渐沉寂,他们的目光纷纷投向了建极殿的深处,等待
着皇帝的到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期待与庄严交织的气氛,仿佛连时间都在这一
刻凝固。
终于,在一阵肃穆的钟声中,皇帝的驾临打破了这份宁静。崇祯帝缓步走出,
他的龙袍在朝阳下镶了金边,步履间流露出坚定与威严。群臣立即跪拜,山呼万
岁,声音在建极殿内外回荡,彰显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袁崇焕也在这一刻跪下,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他知道,今
日的召见将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将在这里向皇帝展示自己的方略,
为大明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崇祯帝虽然年轻,但以其简朴著称,他的服装同样体现了这位皇帝的朴素与
务实。在建极殿的平台之上,崇祯帝身穿一袭素雅的龙袍,不同于传统龙袍的繁
复与华丽,这件龙袍以深蓝为主色,显得沉稳而内敛。龙袍上绣着金丝的龙纹,
线条简洁流畅,既不失皇族的威严,又透露出崇祯帝的朴素之风。
他的头戴一顶乌纱帽,没有过多的装饰,仅以一颗光润的玉石点缀,显得既
庄重又不失简约之美。帽下的长发整齐地束于脑后,用一条素色的发带轻轻系住,
展现出他作为皇帝的端庄与自律。
崇祯帝的腰间束着一条深色的玉带,玉带上没有繁复的花纹,只有几颗小巧
的玉饰,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他的尊贵身份。他的脚下穿着一双黑色的朝靴,靴面
同样简洁,没有多余的装饰,却以其精良的做工和质感,彰显出皇帝的威仪。
在群臣的注视下,崇祯帝的这身装扮不仅展现了他作为一国之君的庄重与威
严,更传递出他治国理政的简朴理念。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目光的交汇,都
让臣工们感受到这位年轻皇帝的不凡气度和对国家未来的深远考量。
阳光透过建极殿的琉璃瓦,洒在平台上,为这庄重的召见增添了几分神圣的
色彩。崇祯帝端坐在御座之上,目光扫过整齐排列的臣工们,最终停留在袁崇焕
的身上。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清晰而有力:「袁崇焕,朕闻你在辽东屡建奇
功,今特宣你出班,向朕及众卿阐述你的『平胡方略』。」
袁崇焕步出班列,他的步伐坚定,面对皇帝和群臣,他单膝跪地,行了一个
军礼。他的眼中闪烁着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
「启禀皇上,臣在辽东多年,深知边疆之重要,女真人之狡猾。臣以为,欲平定
女真人,收复全辽,需筑坚城、练精兵、明法度、广积粮。若皇上能假臣便宜,
赋予臣足够的信任与权力,臣敢以五年为期,东夷可平,全辽可复。」
崇祯帝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喜色,他对袁崇焕的胆识与才略感到欣慰,同时
也对这位将领充满了期待:「袁崇焕,朕知你忠心耿耿,且有远见。若真能如你
所言,五年内平定东夷,收复全辽,朕必不吝封侯之赏,让你名垂青史。」
袁崇焕感受到皇帝的信任与重托,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更加坚定了他的
决心:「皇上,臣深受皇恩,自当肝脑涂地,以报圣上。臣在辽东,日夜思考破
敌之策,深知非一朝一夕之功,然臣有信心,有决心,更有恒心,必不负皇上所
托。」
崇祯帝点头,他对袁崇焕的回答感到满意,也对这位将领的忠诚与能力有了
更深的认识。他知道,大明朝的北疆,有了袁崇焕这样的将领,定能稳固如山。
群臣也被袁崇焕的豪言壮语所感染,他们的目光中流露出敬佩与期待。
四名辅臣李标、钱龙锡、周道登、刘鸿训纷纷上前,他们对袁崇焕的豪言壮
语表示赞赏,称他为「奇男子」,言语中充满了对这位将领的敬意和期待。辅臣
们的赞誉如同春风拂面,让袁崇焕感到了朝中同僚的支持和信任。
随后,群臣在讨论了毛羽健提出的裁撤驿递一疏后,崇祯帝宣布暂时退朝,
移步至便殿休息。群臣也随之散去,步出大殿,来到殿外的庭院中,品尝着御赐
的茶果点心。阳光洒在庭院中,金灿灿的,给这轻松的时刻增添了几分温馨。
然而,在这份轻松的氛围中,兵科给事中许誉卿却面带严肃之色,他直接走
向袁崇焕,目光如炬,仿佛要看透袁崇焕的内心。许誉卿直言不讳地问道:「袁
大人,您所言『五年复辽』之方略,究竟是有何具体计划,还是仅仅是为了安慰
皇上的大话?」
袁崇焕一时语塞,他没有想到会有人如此直接地质疑他的计划,他本能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