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14.24 文人反扑、义务教育
兴武元年五月初,京城皇宫,大明宫正殿,小朝会。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三千书生孔庙哭灵?”卫旭从龙椅上下来,晃了晃手中的奏折仍在地上,“带头的是九位致仕官员,还弄了个‘九君子’名号,剩下的人里面包括三十多个举人、上百秀才?
他们这是不满朕下发的‘学校增加数科考试内容’,故意出来上眼药对吧?朕这里还有不少政策没有下发,他们就如此嚣张,怎么,是想与朕共治天下吗?”
“臣等不敢!”大殿内的各路大臣冷汗都出来了,哗啦啦跪了一地,他们不傻,很清楚卫旭看不上所谓的“读书人”,因此孔庙哭灵的事情真不是他们组织的,而是底下人想要上位搞的“下克上”。
就在三月初,卫旭正式以圣旨的形式向全国下发了《基础数学》课本,作为所有读书人以后的必修内容,也算是他向所谓的“科举制”挥出的第一刀。
这本教材实际上由林黛玉牵头,与史湘云再加上薛家姐妹合作编写,总的思路就是现代社会的小学教材,只是水平比小学数学稍微难了点儿,成年人如果认真学,最多个把月就能掌握。
就这样的一点儿东西,下发之后竟然受到了巨大的抵制,从京城到地方,各地但凡是有所谓“读书人”的地方,就没有一个不反对的。
官员劝阻的折子就不说了,地方上搞出的百人以上各种名义“学社”、集体要求撤销的,就已经上百起,所谓的“三千人孔庙哭灵”,不过是最大的一次罢了。
如果说科举制度在刚开始,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当时代进入了现实中的明清时期、《红楼》世界的大顺朝,所谓的“科举制”已经只剩下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阻碍了。
这帮大头巾眼中已经只剩下利益,任何能称得上“好处”的东西,他们永远都只会想着装进自己兜里;任何有可能危害自身利益的事情,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予以毁灭。
为了利益,他们的眼里没有任何道德、底线或者是国家、民族又或者是责任、荣誉,为了利益,他们丝毫不在意龙椅上坐的是谁,也不在乎是否对国家、民族有利或者有害。
“陛下,正所谓‘书生意气’,这次事情应该只是少数有心之人搞出来的,那些书生大部分都还年轻,被人利用盲目活动,甚至连具体干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林如海马上出列劝道。
“这话我信。”卫旭点了点头,但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脸色巨变,“所以我也没准备拿这些连功名都没有的废料怎么样——李盛,我记得霍向东是在连云港对吧?”
当初卫旭的那帮弟子,有他在江南时提拔的所谓“五大指挥使”,也就是徐州王义、邳州宋大勇、连云港霍向东、宿州吴刚和亳州罗志,也有后来提拔的扬州徐飞、苏州杜广、安庆尚峰和徽州耿阳。
还有当初在东方白手下的五大主帅,也就是罗方、李盛、王斌、王超还有刘灿,再加上其他身份差不多的弟子,卫旭一视同仁,从没在意过所谓的“派系”。
他们当初分别驻守要地,多年来征战各地加上“天子门生”,如今不是已经成为省、府主将,就是入京做了朝廷重臣,比如白山黑水战区的罗方、徐飞,又或者是现在的五军都督府中军大都督李盛。
“陛下,因为南方战事完毕,已经没必要再占用大军,反倒是齐鲁之地刚刚平定,急需精兵梳理。”李盛立刻出列,“因此五军都督府经过研究之后,已经调他去了微山湖附近驻扎。
具体驻地是鱼台县一座原本的军营,经过扩建之后,如今足以容纳一个卫,其余军队以卫甚至千户为单位,分驻齐鲁大地,只是总部设在了鱼台,霍向东亲自坐镇。”
“鱼台?倒是距离曲阜不远。”卫旭冷冷的说道,“告诉他,立刻派出两个千户,前往协助当地官府,对以上事件中所有领头人员予以逮捕、处理。”
“陛下三思——”韩楚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因为这次连林如海都不再说话,“他们毕竟是敌方名士,监督建议敌方政务,本就是......”
“谁给他们的权力?朕怎么不知道?”卫旭冷冷说道,“朕可从来没想过,和哪一个共治天下,怎么,有谁要来教教朕,下一步该怎么治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