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末成绩表彰大会上,由于班级头名韩宇荣获一百块的奖金。来不及调整心态,韩宇就叫袁玲把柳月叫到走廊,然后战战兢兢地对人家说要请客。听人说她喜欢阿尔卑斯糖。可是她选择巧克力是否有特殊含义呢?袁玲叫他别多想,人家最不爱吃巧克力,弄得牙齿见不得光。他一度觉得袁玲是拉拉,老爱打击他。
若不是教室前面墙壁上悬挂着高考倒计时牌,若不是班主任找他单独谈话次数陡然增多,他真不觉得他的中学时代快要结束了。于是尾随而来的担忧也开始了。
如果说韩宇也想过她会不会有自己喜欢的人或者喜欢她的人,可是,一来他没亲眼目睹柳月和谁打得火热,二来就是有也会好景不长了。令他抱有幻想的,是他们每回月考总分都相距不大,也许能考入同一所大学吧。
尽管如此,敏感多疑的他还是做过最坏的担忧,周末不见她在邻班教室,心悬两处,内心越是惆怅,越是听些忧郁的歌曲。
同学相互留言的日子,袁玲给了他一张柳月的纪念册卡片。写了几句莫名其妙的话,他搁下笔和冬瓜去邻班找她。她说她有个哥哥在读大二,要是考不上二本就去深圳打工。
校门口连缀着一排锥形筒,安装上禁鸣牌。他们在同一间教室高考。那一年的数学出其不意的难,他觉得这是个利好。
还在家里,韩宇接到贺喜的电话:他考上了二本。很快他便担心她会不会达到重本,因为在他眼里她是无比优异的。
他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将生平第一封情书写好。万一出现他不愿看到的,他便托人把情书交给她。
填志愿那天,他坐中巴车早早来到学校。由于内心尤为不安,他对这所呆了三年的学校没有丝毫留恋,对于共同生活在这所学校三年的同学没有感喟。他知道日后定会后悔,假惺惺又办不到。由于骄傲,他认定许多意料之中的事出乎意料。久而久之,不敢一成不变,面对重大期待故意低调。
几个差生一如往日,放任自流。邻班一个男孩也在其中。他一直认定这伙人吊儿郎当,游手好闲。他多次维护班上的纪律和他们红过脸。他们非但不关心反而藐视高考,他们有关高考结果的传言当然不靠谱。但是他从袁玲口中得到了证实:她落榜了。
他坐回座位,来回抚摸着写过化学方程式和英语单词的桌面。自怜地抿住嘴巴,眼神直直的。幻想中的他已然把脸放在桌面。幻想中他暗恋的女孩已去打工。
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多。他悄悄从衣兜里掏出那封情书,打开来看。在信里他表露出爱意。他要做的也只是让她知道他的爱意。他走出教室,来到走廊上,撞见她在向隅而泣。女同学拍拍她耸动的肩胛安慰她。
他停住了,不知道该不该交给她。拿信的手垂了下来。如果为她考虑,就不该在这种关头交给她。如果要对得住自己这份爱慕之情,就应该让她知道。本来他决定第二天等她心情缓和再托人交给她。可是他发觉他一天也呆不下去了。
中午时节,韩宇托袁玲把那封信交给了柳月。他想,这就是诀别吧。他坐在回家的中巴车上,望着窗外。他无法揣摩她看过后的心情,不过他庆幸自己在信里表白了。在车子引擎的轰鸣声中,他吹起了口哨,在他的忧郁里怀着某种自我欣赏。他望着缓缓移动的护城河畔的草地,他曾无数次幻想过他们俩幽会的地方,那个寄托过青春的愁苦与憧憬的地方。再见了,美丽的姑娘,他在心里默念,一任眼泪扑簌簌地滚落下来。与此同时在心酸的滋味里品尝到一丝快感。他心情痛快了,他感到一切都无所谓了。
在时隔16个月后的今天,韩宇从同学扣扣上获悉,她就在这座城市的师范学院。同学还把柳月的扣扣告诉了他。听到这个消息,他变得心绪不宁,时而羞愧、激动,时而欣喜若狂,时而神经质地添加她的扣扣,末了又改变主意,最后,他把什么都抛诸脑后,浏览着一部韩剧。这部剧他以前看过了,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个晚上他反复播放着那些虐心的桥段,希望身边人能够看到似的,在代入感的作用下,泪水夺眶而出。三个月前他疑心患了某种病,那种病的症状总是令他喜怒无常,处在一种苦涩、浮躁、恐慌、偏激的状态中,他讨厌、回避一切应酬、社交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