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徐若暄说的事情,并不是杜翰文脑袋一热想出来的计划,而是很早就有想过,而在这两年中逐渐成熟的一个规划。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玩股票,倒外汇,炒期货,对于杜翰文是不难。起码那些大逆转的节点不说记得一清二楚,大部分都还有印象。更别说赌球了,大部分穿越人士中不知道1b世界大赛谁赢了吧。杜翰文不光nb记得,1b都记得呢,在宝岛棒球更盛行。
杜翰文上辈子三观端正,打小家里没缺过自己吃穿,也没跟哪位富二代有过绿帽之恨。在自己并不缺钱花的情况下,对这些太容易来钱的事情就没什么兴趣。所以要做就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让自己的历任助理都是日后的知名演员,比如跳槽也要演《流星花园》。而跟徐若暄合作,做个人事务所,则是一件既有趣又来钱的事情。大概把徐若暄捧到跟舒琦一样红,甚至还红,想来是一件超级有成就感的事情吧。
上辈子就喜欢宝岛的文艺片,哪部赚哪部赔,谁拿了奖,也记得一清二楚。投资这个的话,过几年自己会不会有拿奖公司的美誉。等做出了名气,到时候就不用自己去找片子了,自然会有缺钱的苦逼来找自己投资。轻轻松松赚钱不说,还变相垄断了优质片源。不用混电影圈,到时候也能跺一脚也让圈子摇三摇,想想就很牛逼不是。
杜翰文想到这件事,并不单单是为了自己人生不多的乐趣,为了赚钱,还有为可米睿智的打算在里边。偶像是需要转型的,没有一辈子的偶像。木村拓哉做了十几年偶像,也转型成为了实力派演员。可米睿智历史上后期放弃偶像剧,转做青春电影,就有这个问题。偶像剧演员在宝岛这个不大的市场,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各家公司都在推自己的偶像,市场就那么大。粉丝就那么多。容不下那么多偶像。怎么办呢,转型综艺的,演八点档,本土剧。基本就这样了。可米睿智换了个方式,直接把自己的偶像弄去拍电影。
其实这个方式没有错。只是柴稚屏是把偶像剧市场做的僵化了,又玩了出翻手云覆手雨的动作,全公司都跟着转型了。而在现在。显然公司有足够的时间去为未来五六年后的事情做准备。在偶像剧里培养人气,转而进入小成本的文艺片里给电影带来人气。何乐不为。这样既给偶像一个出路,也是给公司增加利润点,顺便给新晋偶像腾出地方。
关于这一点。柴稚屏跟杜翰文有交流过,显然当时柴稚屏是没考虑到那么远的。在杜翰文提出偶像转型的问题时候。甚至有些抗拒。为什么要抗拒,现在f4这么红,整个一个印钞机。考虑什么转型的事情呢。不过理智还是让柴稚屏冷静之后分析了杜翰文提出的隐患,所以才有最近忙着给朱啸天张罗综艺节目的事情。
转型是必须的,一家有志向的大公司,不应该只有一款产品。就像苹果,得不断的更新换代,才能保持活力。娱乐圈更是这样,得不断的用新人去刺比《流星花园》复杂的多,按剧本一场一场的拍是效率极低的事情。所以一周有四天连开两场,这四天每天开两组拍摄就成为极有必要的规划。蔡月勋主要负责男女主角的戏,而其他同场演员的戏,要集中拍摄,这部分就交给魏德圣来拍了。
魏德圣对这个安排是相当满意的,每一次导演的机会对这些宝岛导演来说都是相当难得。相比于好友戴笠忍,魏德圣长的没那么帅,一直都待在幕后,获得导演的机会就得靠才华和运气。戴笠忍毕竟天生丽质,在幕前的机会更多,赚的也就多。赚得多,自然就会任性花,显然拍文艺片是很任性的表现。
晚上杜翰文去探班,魏德圣正在拍豪宅金叹母亲和金叹哥哥的戏。配角的戏是集中在一个时段来拍的,一部电视剧拍的快也得一个多月,拍的慢四五个月也很常见。主角自然是没问题,反正戏份多,每集都有钱拿,每天都在剧组耗着。配角不行,大部分配角都有其他戏要去演,每天在剧组耗着,除了能多消耗个便当也没其他能做的事。所以配角的戏,都会在开拍不久,剧组磨合好之后集中拍大半内容。之后再根据剧情,发通告过来拍或是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