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奶奶会将采来的香椿头切成细丝与煎黄的蛋皮同拌,码在白瓷盘里,淋上熬熟的菜子油,盈绿轻红间着灿黄的整盘端上桌。”
“不说吃,光是看,要多养眼有多养眼。嚼一口这样的香椿头,让清气在嘴里缓缓蔓延,那感觉就像把春天含在嘴里,一点点地品味享受……”
一句话勾起所有人对儿时的回忆,刁老爹笑道:“山民将香椿头当做小葱芫荽那样用来提鲜去腥气,比如煮鲜鱼汤,撒上点香椿嫩叶,吃了鱼肉之后,那滋味,再饱还可以连喝两大碗。”
“苗人离乡出外,所带的干粮中,就有香椿馃,又叫盘缠馃,吃着这样的馃,千里万里不忘家园。”
闻一鸣笑着点头道:“说起香椿,好多人喜好把太和香椿推为极致。什么所谓的紫油椿、黑油椿、红椿和青椿,又以紫油椿质量为最。”
“相传唐时紫油椿曾专做贡品,每至谷雨前后,驿道上的快马驮的就是上等紫油椿芽,昼夜不停飞驰长安。真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香椿来!”
“我不知道故乡的香椿是什么品种?只知道全部是嫣红的叶,油亮的梗。老辈人传说那是布谷鸟啼出的血溅在上面染成的,因为布谷鸟总是喜欢停在高高的香椿枝头悠长啼鸣,一声声传播春的消息。”
闻一鸣缅怀道:“总之在我心里,最美不过故乡的味道!”
“说得好!”
阿公见多识广,能看出对方的真情实意,赞叹道:“先生情怀让老朽动容,故乡对于我们苗人来说,那就是避风港。无论外边狂风暴雨,只要回家,饭桌上永远都会有属于你的碗筷!”
气氛越发融洽,阿公对闻一鸣和凌雨馨更加欣赏,不愧是大户子弟,有礼有节,无论谈吐或风度,都是人中龙凤。
“来,尝尝这道菜,野猪肉炖野菜,我们苗人最爱之一!”
端上来热气腾腾一大铁锅,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阿公用大勺挖起一碗,介绍道:“肉不用说,山上打的野猪,肉质略有粗糙,不过口劲十足,搭配上山间野菜,别有风味。”
“天门冬……盖笋……孕穗,还有……刺玫苔子?”
闻一鸣鼻头微动,各种草药香味袭来,感叹道:“不愧是大山子民,这哪里是一锅菜?明明就是上等药膳!”
“哈哈哈,果然什么都瞒不了先生!”
阿公开怀大笑道:“我们祖祖辈辈靠山吃山,所有都是大山的馈赠,那时进山采挖中草药,常能随口吃到黄精、首乌、百合、茯苓。吃下这些甜糯生津又气血大补之物,多半是为了充饥,根本不是现在流行的什么药膳和食补。”
“这是天门冬,天门冬,深山竹树林中那半人高的一丛丛青郁苍碧的身影。每当春二月里,如令箭状嫩茎就蹿出地表,待尺把长时掐下,恍如青玉簪,入口腴嫩清脆,那种滑腻腻的鲜味,有吃冬笋和扁尖的感觉。”
“盖笋本身无味,只有小指头粗细,剥去绿壳,水汪汪地泛着白灵鲜嫩的光泽。还有野岭常见的孕穗,把它从叶鞘中抽出,掐去老梢,与春螺及火腿片同炒,黑白红绿,妙在荤味厚而醇香悠长,素味清而淡远甜悠,口感层次分明,犹如往返于红尘净土、闹市幽谷。”
“至于茅草的根,莹如白玉丝,清纯甘美,生血活血,寨子里的产妇必以此炖老母鸡补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