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两银子可不是什么小数字,田少监手上虽然刚刚有这么一笔闲钱,但原来却有另的用处,因此姚卓摇了摇头:“柳少,给我一个月,我跟立义好好说一说,可惜赶不上今年的春蚕,最快也得明年的春蚕了,搞不好都拖到后年去了。”
现在已经是三月底了,哪怕是这银子今天就能到位,这条商路也得明年才能打通,而柳鹏也是松了一口气:“我静待佳音,对了……姚姐姐,我倒有一份小小的功劳送给田少监。”
姚卓觉得自己最艰苦也是最刺激的一次谈判,明明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偏偏她现在是一身香汗,仿佛身子骨都软了,但是她又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就是一下午的买买买,也不如此刻愉悦的十分之一。
什么寂寞空虚冷现在一扫而空,姚卓心情好得没话说:“功劳?什么功劳?”
柳鹏在开口之前却是要确认一下田少监的宗教信仰:“我得先问一问,我们田少监信不信闻香教?”
姚卓很放松地倚在椅子上,目光流转,眼角流露着慵懒的风情:“怎么说?你跟大乘教有仇?我夫君信的是红阳教混元老祖。”
红阳教就好办了,内府宦官因为人生际遇的缘故虽然大多信佛,都希望有一个完完整整的来生,但是他们大部人信的只能算是附佛外教,最主流的是皇姑寺的西大乘教,其次就是万历时期时兴起来的红阳教,至于信仰闻香教的宦官虽然不少,却不算主流。
红阳教是北直隶韩太湖所创,万历二十三年韩太湖到京师传道,走通了御马监程太监、内经厂石太监和盔甲厂张太监的门路,一时间教务大盛,而且因为走通了经厂石太监的门路,红阳教甚至在内府经厂印制了大量精美的教门宝卷。
虽然韩太湖在万历二十六年早死,但是红阳教在大内仍然很有影响力,很多宦官、宫女都是红阳教的忠实信众,甚至连田立义这位都知监的少监都成了红阳教的信众,要知道都知监可是负责皇帝外围警卫的机构,普通的地下教门很难渗透进去。
而柳鹏当即说道:“既然田少监信的是混元老祖,那事情就好办了,我便长话短说,闻香教要造反!”
柳鹏没欣赏到姚卓那诧异莫名的情,姚卓只是很随意地吐气如兰,送出了一阵香风:“就这么一件事吗?有证据吗?”
柳鹏当即答道:“没什么证据,就是拿出了证据也不能拿闻香教干什么,但是咱们县内有个典史,却是闻香教中人……”
“县里的典史?”现在姚卓的眼睛就亮了:“你可以确认吗?”
闻香教要不要造反,这跟姚卓关系实在不大,但如果田少监在这里的话,肯定是如获至宝,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因为这普天之下,没有这些高级宦官更忠诚的存在了。
他们这些高级宦官兼具贪婪、蛮干、小聪明于一身,但是纵然他们有再多的缺点,但是没人会怀疑他们的忠诚,因为他们得来的一生富贵都是得自大明王朝的缘故,如果换一个朝廷,他们现有拥有的一切就会尽化乌有,因此他们可以说是大明最忠心的一批人,甚至比那些最有气节的文官还要忠诚一些。
因此田少监在这里的话,肯定是会把这案子办成了大案,不抓几百个案犯出来绝不罢休,但是姚卓却不一样,她只在意自己这边能在这件事上捞到什么样的好处。
她很快就明白过来,田立义绝对能在这件事上捞到莫大的好处,自从韩太湖早死之后,红阳教在宫中京中的教务就大不如前,而王氏父子的闻香教就成了宫中的新贵,到处在宫中发展信徒,不断引来了皇姑寺与红阳教的联手打击,有很多一心向佛的老太监都希望这不知趣的闻香教能栽一个大跟头。
自己这方面出去抓住闻香教一个痛脚,狠狠收拾一下闻香教,这些老太监当然会开心,不但红阳教这边的老太监会给田立义记一功,而皇姑寺那边也不会亏待了田立义。
一想到这一点,姚卓就想快刀斩乱麻,把这个案子给破了,而柳鹏也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人用意很毒,抓了县里的壮班在手里,又收罗了数百悍匪在手,一旦有变就不堪设想。”
只是姚卓对这一切都不感兴趣,她纤手一扬:“那明天我跟你跑一趟县城,看看这位典史老爷到底是什么来路,居然敢信了闻香教!”
虽然都说闻香教一心向善,但是只能大太监和勋贵才有资格信得,象典史这种级别这种位置的官员信仰这种民间教门,本身就是一种政治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