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返回216。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么快就回来啦,魏老师怎么说?”陈婉清道。
“嗯,加热匀胶机设备的问题,魏老师已经解决了,。”许秋道。
“没想到他还认识龚远江,他给龚远江打了个电话,从他们课题组借了一台设备过来。
据说是进口货,国内目前还没有生产加热匀胶机的公司。”
“国内做有机光伏的,就那几个人,互相认识也正常,”陈婉清道:
“不过,按理说这仪器也不难制作吧,国内怎么会没有生产厂家呢?”
“谁知道呢,”许秋随口说道:
“也许是市场太小吧,或许过些年就有了。”
“有可能吧,”陈婉清点点头道:
“对了学弟,我文章在收尾,打算这周末或者下周一投掉。
你能不能帮我看一看,改一改呀。
不然直接拿给魏老师看的话,我有点慌……”
“没问题。”许秋欣然同意。
怎么说他都是挂名作者之一,修改文章也算是他的义务。
……
许秋用u盘拷贝了学姐的文章,到自己的电脑上。
看了眼文件名,然后念了出来:
“jmca,你是认真的嘛?”
“是的,没错,主要考虑到我们之前投了太多的acs和wiley旗下的期刊,这次想试试rsc的。”陈婉清解释道:
“其实是魏老师提的要求,算是业内潜规则吧,投稿时几大期刊公司,就算不能雨露均沾,至少也要分散到两三个公司下,我们现在的投稿有些集中。”
许秋点点头表示理解,继续道:
“我好像记得,学姐你第一次投jmca就直接被拒稿了……”
“揭人不揭短,学弟你会不会说话呀,”陈婉清佯装生气,白了他一眼,继续道:
“这次不一样,我对现在这个工作还是蛮有信心的。从哪里跌倒,我就要从哪里站起来。况且,你文章还没看呢。”
“那行,我先收回我说的话,看看正文再说。”许秋笑道。
虽然他觉得她现在这个工作和她第一篇工作,从新意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也不好继续出言打击学姐。
……
一小时后。
许秋认真的读了一遍正文,并做出了一些修改。
正文部分学姐都已经写完,她说的正在收尾,是在弄参考文献格式。
作者排序上,许秋排在二作,韩嘉莹三作。
这篇工作,他的参与度有限,只是帮忙合成了一批材料,做了一次光谱表征,还有一些零星的讨论,不过拿个二作也没毛病。
学姐文章的整体思路和他想的差不多,行文逻辑也很流畅,可以看出她在有机光伏领域的理论功底,还是比较扎实的。
但问题也很明显,有两个。
一个是文章中会偶尔出现语法错误、句子不通顺。
不过相比于之前第一次看她的文章时,已经好了许多。
看来,学姐的写作能力也是在稳步提升的,没有在原地踏步。
另一个问题就是文章新意的问题。
相比于她第一个“三元共混”的工作,现在“三元共轭共聚物”的新意略有提高,但本质上还是借鉴了其他人的分子结构,不是在走自己的路。
当然,她这次有三个体系,工作量比较大,准备投稿的格式也是article,倒是能弥补新意欠缺的问题。
再加上最高的器件效率达到了8%以上。
综合看来,这次投jmca还是比较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