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明鹿鼎记 > 【0452 用功中】

【0452 用功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月份廷试后,状元、榜眼、探花分别被福建人、应天府人、浙江人占据,这个榜单所录取的士子全部是南方人,北方人竟然无一人被录取

这是历次科举考试未曾有过的事情,北方的考生被彻底激怒了联名上书,状告主考官偏袒南方人

其实,南方人在读书科举方面有压倒性的优势也是共识洪武三十年春天的这个榜单怪的并不是进士榜单中,南方人占绝对多数,而是北方没有一个举子成为进士,北方士子在这科的科举考试中彻底输了,颜面扫地

事情捅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也觉得此事甚为蹊跷,怎么可能录取的进士中没一个是北方人?作为统治天下的皇帝,这样的结果怎么能服众?到了6月份,朱元璋亲自主持策问,三甲分别被授予山东人以及山西人,这次放榜中,录取的61人全都是北方人

于是,在中国科举历史上洪武三十年的这次科考竟然有2张榜单,一张全部为南方人,一张全部为北方人,“南北榜”的对立使得南北地域之间在科举考试上的矛盾空前紧张

科举取士是国家大事,即使朱元璋能通过行政干预,硬生生给了洪武三十年这科北方考生进士名额,也不是根本之计南方人读书考科举厉害,北方人考不过南方人,进士有被南方人垄断的趋势,这些都是不容回避的现实情况

如若统计建文元年到永乐二十二年之间的9榜进士,南方省籍的进士依然高达83.6%,北方生籍进士占11.6%,而西南省份的进士只占4.7%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这些南方省份,在整个王朝的人才选拔上,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当然,大明对于如何破解南方对于科考的垄断,也一直想办法

宣德二年(1427),诏令国家科举取士制度发生重大调整,每科录取进士100人,其中,南方人60人,北方人40人,从国家制度的层面上保证北方人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可能

到了景泰五年,明王朝为了照顾科举力量更薄弱的西南地区,进一步对科举名额对应的区域进行了详细划分,南方考区55个名额,包括应天府、苏州府、松江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布政司;北方考区35个名额,包括顺天府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布政司;中部考区10个名额,包括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布政司及凤阳府、庐州府、滁州、徐州、和州

此后,大明各地区科举取士的名额比例在维持在55:35:10

这个比例基本与各考区的人口数字相吻合,获得较大认同

于是,全国之间科举竞争变成了各地区内的科举竞争,保证了文化教育落后地区,士子通过科举而晋升的可能性

保证北方士子名额,另一种不公平

科举考试成绩本是能力的反应,南方人读书考试厉害,理应在科举考试上占据优势,政府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录取结果,这算什么道理?

对于明王朝来说,科举取士既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笼络读书人的需要

“学而优则仕”的理念,要通过科举考试来衔接为学与从政两端如果单纯看考试结果,而致使北方诸省的士子丧失了“学而优则仕”的通道,使得他们不能被笼络进明王朝的官僚系统之内,明王朝就可能丧失掉这一大批北方士子的心

这样的政治代价是王朝的统治者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们需要从顶层设计上来保障北方士子参与王朝政治的机会

其次,科举取士也有自己的问题作为古代的应试教育,难免出现一大批为了考试而考试的人,南方教育文化发达、社会安稳,给了一批不谙世事、埋头科考的读书人土壤,这些“学霸”、“考霸”即使考中了进士,一旦要踏入官场,涉及实操,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朱元璋自己就对这些进士不怎么待见“今有司所取,多后生少年观其文辞,亦若可用,及试之,不能措诸行事朕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朕,非朕责实求贤之意也”

朱元璋觉得科举考试选拔的进士中看不中用,一怒之下就让科举暂停几年了

北方人不擅长考试,但并不意味着北方人不擅长从政大学士杨士就认为“长大之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

如果科举考试是为个给国家选拔治国理政治的人才,那么,选拔实干型人才的需要大于考试成绩的需要,划定考区来限制南方考生而照顾北方考生,也就不失为一种变通

韦宝虽然身为南方人,但是这一世却是北方人,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辽西子弟

可韦宝有点无语的是,自己虽然底子里是南方人,却似乎真的毫无科举的天赋呀

闲话几句,廖夫子招呼吴二公子赶紧上楼去温书

吴二公子本来说已经快到中午了,不如先吃饭了再说的

本来想着,吃了饭,再休息一下,拖拖拉拉,混到黄昏,然后再拉着韦宝上哪儿去开心一下,这一天便混过去了呢

但是韦宝、廖夫子、吴雪霞三人的用功热情却很高,都一致觉得,午饭之前,至少还能温书一个时辰!

吴二公子一比三,无奈之下,只得上了海商会馆的二楼,韦公子的专有楼层,去用功

科举制度并非从明朝起,却是从明朝发扬光大,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

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挤破了头纷纷以读书为业,这些人就是后来明朝文官势力的基础

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

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秀才”,考试成绩有六等,只有在这个考试中,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叫“录科”

当上了秀才,从此就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了,有某些特权,比如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见到县令可以不下跪但并不是官,还差得远

要当秀才已经如此之难,可是为了当官,还要继续奋斗!

但是通过学习,韦宝并不化古代的科举制度,更不化科举的难度和这个制度选拔出的人

在韦宝看来,廖夫子搜罗的很多进士卷子,并且刊出成书,有不少连书法都很稚拙除此不论,做的八股文水平很多思维层次很差

明末科考更是曾试图在科举中加入对平辽患、治匪患等实际内容的策问,当时应试者的答卷连沾边的都没有,最后录取的卷子根本文不对题,让皇帝有了天下才尽矣之叹

如果是这种年份的进士,恐怕其佼佼者即使参加今日之国考,落第是肯定的

科举千年,产生的人才不能说没有,但状元最后能成大器者可以说凤毛麟角,真正能挽狂澜于既倒名垂青史者可以说一个都没有

清末李鸿章、左宗棠讥讽科举科举选拔出的人才,问什么问题都是僵僵而不能对,废物点心一个,这也是为什么清末名臣干脆多用武将,到袁世凯连秀才都不是了

历史上屡试不低的才子名儒比比皆是,柳永、马致远、姚广孝、曹雪芹、蒲松龄皆如此,但这不能简单归结为科举难度高,不好考

而多是因为所在时代科场腐败,弊病丛生那样的时代科举难考,考上的却并不一定比落第者才学好,但家世更好则是确定的不公平而已,不是难度的问题

还要提一点,实行科举制度的所有国家都已经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面对海量的内容,不单单是吴三辅哈欠连天,就连韦宝的头也是一个比两个大

尤其韦宝还带着现代人鄙视科举这种过时,腐朽产物的认知,内心是有一定抵触情绪的,这就更加增加疲劳度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