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亦泽将谢丽君的反应尽收眼底,心里的把握顿时由七成涨到十成。
在这之前,他还是有点忐忑的,因为这份大框架他没有拜托编剧部的人代笔,而是尝试自己先写,写完发现,竟然还不错。
他的文笔跟两年前相比,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还赶不上原身,但至少已具备一定的美感,不像以前的文字,干巴巴的不比小白文强多少。
他看过的纪录片不算多,但每一部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如果非要他从其中选一部最喜欢的,那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部《舌尖上的中国》。
正如他在框架中写到的那样:“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而中国美食最牛逼的地方在于,哪怕是路边几块钱的小吃,也能做出极致的美味。
除了因为他本身的“好吃嘴”属性,另一个原因是他曾有幸见过《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的总导演陈晓卿,不仅见过,还很是聊了一会儿,打那儿以后,沈亦泽便隔三差五地将这部纪录片翻出来重温一遍。
包括陈晓卿后来执导的《风味人间》,沈亦泽同样反反复复看过许多遍。
也因此,他对《舌尖上的中国》前两季的主线记得相当清楚,当然,具体的内容他已经忘了个七七八八,他只能提供骨架,血肉就要靠谢丽君和安安去填充了。
他相信安安能够做到。
谢丽君仔细通读一遍,脸上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个年轻人,她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业内传言他是文娱业的通才,对此她一向抱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态度,不予置评也从不讨论。
今日一见,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这份框架之详尽,立意之深刻,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个外行之手。
她忍不住问:“你以前接触过纪录片吗?”
沈亦泽知道她为何发问,要是想装逼,当然应该说没有,然后堂而皇之地收割一波震惊,但一向低调谦虚的他却不会这么做。
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是被动接触。”
见对方不解,他解释道:“找了个纪录片导演当女朋友,怎么也得了解一点她的职业,而且她每次回家都要跟我聊这方面的话题,听得多了,慢慢的也就懂了。”
这番话说得云淡风轻,却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不仅可以为自己的搬运工作打掩护,同时还不着痕迹地夸了杨九安一波,每次回家都要聊工作的员工,哪个领导会不喜欢呢?
谢丽君哈哈一笑,表示赞同:“两个人在一起的确需要共同语言,我家那位也是,现在说起我们行业的术语来,那是一套套的,甚至比我还懂。”
沈亦泽也笑,这一通闲聊下来,两人的关系瞬间拉近许多。
谢丽君感慨:“说实话,我干这行也快三十年了,还从没见过哪个人能把框架写得这么尽善尽美的,你这个拿去稍微改改,再添加一点内容,就可以当拍摄的指导大纲用了。”
沈亦泽笑道:“不瞒你说,我这个就是参考着纪录片的指导大纲写的,我们公司的影视总监曾经也是纪录片导演,我就此请教过他多次,他给我很多意见和帮助。”
“怪不得……”
谢丽君点点头,这就说得通了,不然她还真有点怀疑这框架是不是他找专业人士代的笔。
她合上材料,跟身边人交换了一下眼神,随后看向沈亦泽,正色说:“这个创意十分不错,可以拍!”
这就是答应和安安共同担任总导演的意思了。
安丫头知道后会乐一整天吧?
沈亦泽心里高兴,脸上却丝毫不表现出来,只轻轻“嗯”了一声,然后淡定地开始下一步的谈判。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合作细节和要求,包括资金、制作周期、取材范围、团队配置等等。
这些方面沈亦泽都不设硬性指标,资金不限,制作周期不限,取材范围也不限,他唯一的要求是,从人员到设备,从拍摄到后期的剪辑、配音、配乐都应采用最高标准。
配乐方面,沈亦泽答应由金点制作,他可以提供最经典的那首BGM,也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的片头曲,其他的记得都不完整,与其由他自己狗尾续貂,不如让公司的音乐人原创。
除此之外,从前期筹备,到拍摄过程,再到后期制作,每一个阶段的阶段性成果都应让他知晓,尤其是分集大纲,他具有一票否决权,如果跟他记忆中的味道不符,就算是安安写的,他也会否决掉。
当然,为了小命着想,他会尽量否决得委婉一点。
陆桥传媒的高层们也是头一回见到这么慷慨爽快的甲方,竟然不限资金也不限制作周期,还特意要求采取最高标准制作——这可是身为乙方的他们想争取而争取不到的东西,没想到这次竟自己送上门来了。
只要条件允许,谁不想整大制作呢?
最最关键的是,这么好的条件,甲方却完全没有要指手画脚的意思,几乎完全放权给他们。
沈亦泽刚来的时候,众人见他年轻,虽然表面上都表现得客气有礼,但心里却打个大大的问号,生怕又是个像王定宇那样的半吊子,啥也不懂却偏要仗着背后的资本到处祸祸。
等到谈完散会,所有人心里的那个问号早已变成了惊叹号。送乐享科技一行人离开时,众人除了表现得客气有礼,还有发自内心的尊敬,而这,也正是他们从沈亦泽身上感受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