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甘露殿。
李二聚精会神地批着奏折。
长孙皇后端庄优雅地步入,身后跟着一名宫女。
宫女双手捧着一只玉碗。
碗里装着长孙皇后亲自熬的汤。
“妾身拜见陛下!”长孙皇后欠身作了个万福。
“奴婢拜见陛下!”长孙皇后身后的宫女躬身道。
李二抬起头,看了一眼长孙皇后,露出笑容道:“是梓童啊!找朕有何事?”
“陛下,妾身亲自熬了一碗汤,特端来呈给陛下。”长孙皇后脸带笑容,声音柔和道。
“好,朕正好有点口干!”李二笑呵呵道。
长孙皇后随即从宫女手中接过一碗汤,然后呈给李二。
李二拿起那碗汤,一饮而尽。
“嗯,味道不错!”李二边将空碗递给长孙皇后,边微笑道。
长孙皇后接过空碗,然后递给宫女,准备离开。
“梓童,朕有事与你商议。”李二忽然说道。
“遵旨。”长孙皇后点头柔声道。
那个宫女躬身退了出去。
“最近几日,朕心里烦躁,总想着前方战事,忐忑不安,忧虑前方战事。”李二将长孙皇后拉到身边,语气平和道,“此事朕不能与众大臣讲,唯有诉与观音婢。”
这种话,李二也只能对他身边最亲近的人说。作为一国之君,他不能在群臣面前表露出他的不安来。
“妾身能理解二郎心中的不安,毕竟此次讨伐颉利所部,深入草原深处,战线拉长,加上草原处于雪季之中。”长孙皇后声音柔和道。
没有外人在的时候,李二便会直呼长孙皇后的小名观音婢,而长孙皇后则会称呼李二为二郎。
李二抚摸着长孙皇后的头发:“还是观音婢理解朕。”
“二郎,妾身听闻日前有军情急报,李总管已攻下铁山,彻底击败颉利所部是迟早之事,陛下无需过于忧虑。”长孙皇后若有所思道。
“可一日没有将颉利擒拿,朕心里总放心不下。”李二道。
“二郎声威震九州,妾身相信天佑大唐,颉利逃不掉,漠南终归大唐!”长孙皇后道。
李二微微点头,还有话要说,突然门外内侍报告:“禀告陛下,军情急报!”
李二双眼一亮,立即坐直,朗声道:“快传!”
长孙皇后站起来,坐到一旁去。
一名内侍捧着军情急报进来,然后将手中的军情急报呈给李二。
李二接过军情急报后,那名内侍自觉地躬身作揖退了出去。
李二急忙打开军情急报,看了看,倏地站起来,笑容满面,兴奋道:“太好了,太好了!”
长孙皇后看着李二,满眼疑问。
“药师传回捷报,颉利已被我军将士擒获,漠南各部全部平定,不日便会班师回朝!”李二激动地对长孙皇后说道。
“真的?妾身恭喜二郎,贺喜二郎!”长孙皇后立即站起来,一脸惊喜道。
李二忽然抱住长孙皇后:“观音婢,朕终于洗刷当年渭水边上的耻辱!”
长孙皇后能够体会到李二这些年的不容易,如今能除去一块心病,对于他来说,自然欣喜。
李二松开长孙皇后,深呼吸了一口气,平复一下心情道:“观音婢,我等有段时间没见太上皇了,正好将此好消息作为大礼送给太上皇!”
“甚好!”长孙皇后赞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