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保密坊里面已经和原来大不相同,已经有了近现代工厂的模样。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整个保密坊已经分成了几个车间,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建立了研究所,行政和生产分离,成立了管理,财务,人事,研发,后勤,生产,质检七大部门。
轴承属于精密研发车间项目。
张军已经给出来了全套的技术图纸和工艺流程,也对研发车间的闷炉坐炉进行了改良。
不只是研发车间的钢炉,编制为制焦车间,原料选炼车间等等都已经进行了改进,技术升级。
蒸汽机,人力风扇,手摇台钻,水力破碎,水力球磨,现在都已经进入了研发尾期,只要滚珠轴承一出来就可以进行生产。
从而反过来推动选炼制造工序的升级。
在电力和石油投入使用之前,土法制造的轴承完全可以满足这个时代的需要。
还可以推进车辆的发展,从而带动运输业。
走进车间,如果不是鼻子里没有浓浓的甘油味道,如果不是没有电机嗡嗡的噪音,几乎和进入现在工厂车间没什么区别了。
高大的厂房,房顶上两排宽大的玻璃天窗,让整个厂房里明亮非常,纤毫可现。
粗大的铁柱承顶着屋顶和空中的行车,一组一组的吊装滑轮乱而有序的安装在行车上。
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啪嗒啪嗒的风箱声,锻击声,锤打声,金属的摩擦声混成一片,有些喧闹。
但张军听在耳中,却像是听到了交响乐一样享受。
韩监丞带着张军绕过几个工位,来到轴承试验组这边。很简陋,起码在张军眼里相当简陋,两座闷炉,两座坐炉,分别负责生产轴套和滚珠。
滚珠的轴套没有什么太大难度,只要能制出合格的沙心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浇铸和打磨。
滚珠的磨制采用了半机械半人工的方法,利用水力进行压磨,再进行手工抛光。
轴承的加工只要掌握了方法,其实很简单,算是个熟练工作。
当年在安徽阜阳地区,大字不识的农民七天完成试制,一个月就建了七百九十多个土轴承厂,并且生产了十五万套轴承。
张军从来不追求高精尖,也不急躁。
什么东西都有个过程,高精尖的前提是你要有,有了,能用,那就行了,剩下的在生产过程中自然会慢慢增进。
看了一下试制出来的成品,又让匠工当面操作了一下流程,张军点了点头:“好,便按此法设厂吧,先生产此三个型号。
轴承生产不难,难在精度和硬度,如何提升钢的硬度与光洁,一定要静心琢磨。”
张军画了三个型号的轴承,写上标准和要求交给韩监承:“每种号款自设一厂,多多益善,加紧生产便是。”
虽然是三个型号,不过就是内径的差别,生产过程并没有什么区别,韩监丞看了看心中也就有了路数。
张军又画了一个大尺寸的滚柱轴承出来:“即然已经投产,这里便开始研发此物吧,大轴承在日后将有大用。”
轴承和大部分工业机械造物都不太一样,一般都是造大的容易,体积越小越难,对技术和材料的要求越高。
轴承正好相反,小的很容易,越大要求越高,越不容易实现。
因为越大对精度的要求就越高,在这个没有电力的时代想实现量产就有点太难了。但是这东西对机械工业来说太重要了,绕不过去。
张军的想法是,先实现一代蒸汽机动力,然后推动精度和自动化,初步实现半自动机床,然后反过来提高精度。彼此拉动。
工业是自己制造并提高自己,这也就是为什么精密机床被叫做工业母机的原因。
两个人又来到初代蒸汽机研发车间,匠工们正在锤打钢板,密集杂乱的叮叮当当的声音就是从这边产生的。
没有办法,这会儿想生产钢板只能靠人力硬锤,虽然有了水力锻机和水力轧机,但是力量相当有限,只能出产粗坯,达不到要求厚度。
不过这已经大大节省了时间,减低了匠工的劳动强度。
水力轧机轧一道,然后上锻机锤打,然后由匠工接手裁剪修整,人工锤打出需要的厚度和形状。
这会儿的铠甲就是靠匠工们一锤子一锤子硬敲出来的,所以产量相当有限,昂贵且质量不一。
事实上,凤翔的铁板生产速度,这会儿已经可以说冠盖全球了。
蒸汽机的构造和工艺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简陋,但是需要的钢板数量相当大,相对来说,密封反而还容易些。
虽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有怎么用,匠工们还是严格的按照图纸要求打磨着一个一个的零件。
张军从头到尾看了一圈,比对了一下图纸,满意的点了点头。
现在就差轴承了。
张军设计的这台初代蒸汽机可不是真的初代机。
而是有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曲轴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和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的真正的一代机。
就差一个压力表了。
虽然张军已经把机械压力表的工艺图纸给了匠作,但并没有抱任何能够快速实现的想法,慢慢弄,总会造出来的。
这东西其实也不是那么急用,目前来说还不需要那么的压力。
这个试制压力表的研发车间规模不大,只有五名匠作。
匠作可不是匠工,是真正的有手艺的人,可以称为师傅有带徒资格的。这五个人负责压力表,还有钟表的研发。
没错,钟表。先是钟,后才会有表。
钟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之一,被称为第五大发明,虽然曾经被西方国家各种掩盖,但事实就是事实。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计时器诞生在公元117年,叫漏水转浑天仪。
唐代,在使用了大量的齿轮机构和凸轮装置后,实现了每刻击鼓,每辰鸣钟的有自动报时功能的水运浑天仪。
但因为材料和工艺上的问题,造价昂贵,这种计时钟并没有得到普及。
1086年到1093年,北宋苏颂和韩公廉等人组织建造了水运仪像台,发明并使用了擒纵器,这是钟表最核心的部件。
并且发明建造了开合顶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