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有罪!”
大臣们闻言纷纷跪了下去。
崇祯这是在告诉他们,他们私下里做的那些龌龊事儿,他早就知道了,只是为了大局考虑动不去动他们。
但是这一次,他要借题发作,让这些大臣们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不然寿阳知县一事,就是他们的下场,崇祯希望他们能够站在他这边,明日早朝就是表态的时候了。
“此事,明日早朝再议,众爱卿退下吧。”
“是。”
当天晚上各个大臣家的后门都来了人,人来人往频繁接触。
他们不知道的是,皇宫内站在窗前的崇祯正在听着王承恩关于各个大臣行踪的汇报。
“今夜外出的二品以上大员,有......”
崇祯听完王承恩的汇报,波澜不惊,这群臣子结党营私,他早就知道了。
“皇上,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王承恩攥了攥手里的密信,忐忑的问道。
“老伴,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跟朕藏着掖着了?”
王承恩听着崇祯的称呼,知道是时候说另外一封密信了。
“山西巡抚耿如杞,私下截留了一些钱粮,具体数目不详。”
崇祯接过密信,看完之后在烛火上点燃,烧了。
“比那些中饱私馕的强多了。”确实比那些人强多了,至少他还送了钱粮回京。
王承恩用袖袍轻轻擦了擦脸颊一侧的冷汗,他生怕崇祯生气,一直忍到这个时候还是给他看了,因为如果这个消息他不说,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一样会说。
第二日,早朝。
“启奏皇上,臣弹劾山西巡抚耿如杞。”
崇祯眼中一冷,这就是这群大臣一夜之间商量出来的结果。
他们不想着忠君报国,而是互相攻奸。
对于这群大臣而言,皇上要动他们,他们惹不起皇上。
但是,他们可以另辟蹊径使皇上有力无处使,发作不出来。
“说。”
崇祯面无表情的看着殿下的臣子。
“耿如杞,欺君犯上,不经内阁,私抄官员家产,越俎代庖,几近反叛,其罪绝不能宽免,臣恳请皇上圣断。”
这是耿如杞抄家的行为,碰到这些人的痛处了。
御史讲完,退回原班,户部尚书,王永光跨前一步上奏道。
“启奏皇上,臣以为耿如杞虽然此举不妥,但是知县等人犯的可是叛国背主之罪,而且他们于魏阉一流保持不清不楚的关系,平日里更是鱼肉百姓,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即使耿如杞不抄他的家,朝廷也不会放过他们。”
王永光说完退回原班。
“启奏皇上,臣以为,问题并不在于他们的罪孰重孰轻,而是要让做臣子的严守君臣礼制,耿如杞此举,表面上是以恶除恶,实际上是替天行道,侵犯皇权威严,扰乱朝纲,此例一开朝纲崩坏,臣认为要立刻将耿如杞撤职查办。”
那御史再次上前奏道。
“长此以往,岂不是君不君臣不臣了...”
“是呀,是呀...”
在他慷慨激昂的说词下,殿内的大臣们都纷纷附和起来,就像早就商量好的一样。
崇祯表面平静,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那是愤怒的浪,那是无奈的浪...
看啊,这就是朕的满朝文武。
“报!捷报!捷报!捷报!”
“说。”本来坐在龙椅上快坐腊的崇祯,忽的起身激动的说道。
“山西巡抚耿如杞,八百里加急奏报皇上,耿如杞听闻盂县流贼做乱,与总兵张鸿功连夜点兵,携八千精锐,赶赴盂县平乱,经过一日一夜激战,战死千余人,抚标营标统身死。
终将开山刀,又号泥鳅的匪首擒获,盂县百姓群情激愤,万人请愿将盂县匪首开山刀凌迟处死,耿如杞,不敢厩越,特来请示。”
“哈哈哈...好,好,好。”做为皇帝的崇祯从来没这么失态过,但是今天他失态了。
因为,他坐在龙椅上已经憋了很久了,这股郁结之气一直堵在他的胸口,直到这份捷报来了。
“山西巡抚耿如杞剿贼有功,诸位爱卿以为朕当如何赏啊?”
“这...好像没空缺了。”
“户部不是还有缺吗?”
“胡说八道…”
“那兵部呢?”
“文官来兵部,那不是瞎扯…”
耿如杞要升了,这就意味着有人要回家种地去了,一时之间大殿内都是窃窃私语的声音,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
“启奏皇上,臣要弹劾宣府巡抚李养冲。”
御史吴玉越众而出,铿锵有力的说道。
“说。”
“宣府巡抚李养冲年老体弱,尸位素餐,疏于政事,天启年间其侵盗抚赏银七万两,战败于鞑靼后竟杀良冒功,以此骗取朝廷赏赐,请皇上明察。”
“来人。”
“卑职在。”
“速去宣府传旨,将宣府巡抚李养冲押入大牢。”
“是。”
如果说,这份捷报给崇祯打了个出气孔,那御史吴玉的弹劾正好给了崇祯一个靶子。
崇祯自登基以来,从来没感觉这么神清气爽过。
当天,崇祯龙颜大怒,把宣府巡抚李养冲押入了大牢,并抄了他的家产,满朝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