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汉灵帝在生前,立刘协为太子,名正言顺的指定接班人。
即便这样,何进想要以权势威压,临时更改帝命也不是不可能,除非在此之前先除掉宦官,让他少了内助。
他的这种想法,原本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赵普点头道:“不错,是非常有难度,皇子刘协眼下生母被毒杀,没有母系势力,收养他的董太后背后的董家实力根本不足和何进相抗。不过这事不用着急,眼下最重要的是先要苟住,保存实力。”
“苟住?”卢植皱眉道:“这事何意?”
赵普自己哑然失笑,解释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使君之才远高于我,当明白这个道理,眼下外戚、宦官、士族三足鼎立,外戚最强,宦官看似已然大不如往,但是他们居于深宫,抱紧圣上的大腿,也极难对付,我们得懂得韬光养晦。”
眼下,最风光无限的莫过于士族,黄巾之乱朝廷解禁党人是为开始,只不过那时多依附于大将军和袁氏罢了。
如今卢植平定凉州叛乱,官拜尚书令,与何进共录尚书事,威望著于四海,成了名副其实的士族代言人。这让士人们看到了诛宦清君侧的机会,是三大势力中最为活跃着,京师上下都弥漫要诛宦的声音。
顺境最容易让人迷失自我,根本意识不到潜藏的危险。
何况,士族内部也根本不是铁板一块,其中实力最不容小觑的汝南袁氏,最近就一直很低调,广交豪杰的世家子袁绍,自卢植登上声望之巅,也沉寂了下来。
当然,这些情况,赵普初来京师根本还不了解清楚。
可他读过的史书,可能比满朝的士族公卿们加起来都要多,他太知道在任何的时代,越是锋芒毕露,下场就越惨淡。
窦宪是例子,董卓是例子,何进同样是例子,就连袁绍本人也是活生生的例子。
卢植明白赵普是为何意,他本人这些日子以来倒没什么飘飘然,在尚书台处理政务,也一直恪守与何进共录尚书事的原则,大事皆与何进相商,不曾逾规。
但被压抑许久的士人们却爆发了非常强烈的反弹,京兆尹司马防自朝觐汉灵帝之后一直不曾返回京兆尹地区,与京师之中的士人公卿们往来甚密,商议诛宦一事。
司徒崔烈急于挽回自己因为买官而丢掉的名声,对此也非常尽心尽力。
这两个人可谓是士人要强烈诛宦的代表人物。
这里简单说一些京兆尹,京兆尹是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主管长安极其周边地区,在前汉差不多类似于后世的北京市市高官。
但后汉的都城是为雒阳,京兆尹的名称没有任何变化,但因为辖制的地区在三辅地区权势也没有那么大了,雒阳及周边地区的长官在后汉被称为河南尹。
河南尹的名字看上去没有京兆尹霸气,但却是非常关键的职位。
后汉任何一个把持朝政的权臣外戚或者宦官,所任命的河南尹必然是自己的心腹。
司马防作为京兆尹在名义上是不能在京师久呆的,他必须得去京兆尹地区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