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上面的这份,就是我们正处的地点。
“纸质文档吗?我还以为你们这些掌握着时代前沿科技之一的公司,应该是实现了百分百数据化的呢。”
“这能够做到,可不能这么做。
自从拥有了纸,无论多少年,时代的一席之地里,永远都有它。
它有着数据所没有的特殊魅力。
况且,假如,假如有一天,人类失去了数据,或者数据遭到大清洗呢?纸质的存在,就是一道保险。
所以无论如何,纸质都是不会消失的。”
李馨怡所说的,我很喜欢。
无论数据有多方面,快捷,在我的心中,纸质,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魅力。
似乎是为了让我能多看一些资料,李馨怡放慢了脚步。
明明只需要一分钟就能走到的房门,结果走了两分钟左右。
我迅速扫过资料,很快就明白李馨怡的意义以及米拉这个名字的由来了。
我陷入了一个可谓愚蠢的误区,那就是总认为,人们会习惯性的愿意用编号称呼ai。
可事实上,那只是因为我刚从使用功能性ai转换为使用独立ai的时间短暂。
看过这篇资料后,我想,会给自己的独立ai起名字的,应该不在少数吧。
李爷爷与林奶奶,是典型的空巢老人。
子女事业有成,所以一直在外忙于事业。
于是,一年前,李爷爷的大儿子就花钱在世纪公司订购了一台独立ai。
而独立ai作为综合性ai,较于功能性ai,最特殊的一点就是,具有拟人程序。
也就是会自动模拟人的性格,语气,思维模式,也就是虚假人格。
而提到拟人程序诞生的虚假人格,就不得不提最新发售的拟人ai。
虚假人格与世纪公司最新退出的拟人ai的区别就在于。
虚假人格的形成,是基于用户的信息与需求,所自动化形成的应对性人格。
完全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而诞生的,如果用户在心理上有什么重大转变,导致需求发生变化,虚假人格也会随之调整,充满了机械性。
而拟人ai,按照宣传的说法,就是每个拟人ai的最初都是一样的,会诞生一种类似于迷茫的状态。
而最后会成长为怎样的性格,这就得看用户如何进行培育了。
同时,拟人ai相较于虚假人格,在情感上更有独立,生动,具有生命力。
通俗的说,就好像玩一款养成游戏一般。
李爷爷与林奶奶作为空巢老人,最需要的,毫无疑问,就是关心与陪伴。
所以他们所拥有的独立ai便自动调整为了少女形态,性格也以天真与活泼为主。
老人们则为少女起名为米拉,从文档的内容来看……似乎已经对这个ai程序倾注了真实的情感。
至于文档的由来,开始就有介绍。
为了确保独立ai不被人恶意篡改程序之类的情况,每隔三个月,世纪公司就会安排上上门了解情况。
而最近的一次,就是一个月前。
我和李馨怡踏上台阶,两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站在门口,带着我和李馨怡走进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