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意见出现分歧时,辩论也就自然而然展开了。
因为双方谈论的是哪种面条更好吃,所以刚开始时,两人是这样“辩论”的。
“我还是认为莆.田卤面好吃,因为它面条筋道,配料也很多。”周波说。
“拉面面条才q好不好,而且论配料,拉面的配料虽然少了一点,但是质量更好,更何况拉面还能喝汤,那汤头你昨天也喝过了,你敢说不好喝?”蔡嬅反击。
“卤面其实也有汤的,只不过都被面条吸收了,你那种拉面一看就不是【原汤化原食】,只是后来加上去的,汤好喝是好喝,但是面条根本就没有入味。”经常看美食节目下饭,关注了包括美食作家钢王,品城记大秋姚,“的菜大师”等一系列up主的周波,在这时用上了“术语”,希望能通过这种专业的词汇,提高自己说话的逼格,进而说服蔡嬅。
理想很美满,现实很骨感。
“汤都被吸没了,吃起来粘粘稠稠的,一点儿也不润口,而且看起来也不好看,还是拉面的摆盘好,看了就令人食指大动,食欲倍增。”蔡嬅反击到。
这是很关键的一句对话,听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的话,这句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其实大有问题。
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很简单——因为蔡嬅这句话其实已经偏离了辩论主题了。
诚然,食物的“色香味”,是评判食物好坏的标准。
但是两人刚开始辩论的主题是什么?
是“味”。
而蔡嬅却提到了“色”。
小哀同学:这句话怎么怪怪的。
从哪个好吃,到哪个好看,这是很明显的差别。
但是在言语交锋中,这点却不好辨别出来。
而由此开始,辩论的方向就被带歪了,接下来辩论的主题,就从哪种面好吃,慢慢变成了“哪种面好”。
“切,好看有什么用?就是样子货,给人拍照的,价格还贵,我们吃两碗卤面,价格还不够你吃一碗拉面呢。”周波反击道。
小哀同学:我就知道你会扯到价格,悲哀啊。
“人家贵有人家贵的道理,摆盘好看,说明师傅很用心。”蔡嬅说。
小哀同学:连师傅都出来了,牛逼。
“切!要说师傅用心,人家卤面的师傅才用心好不好,纯手工拉面……额,不是,纯手工制作,当场手打,保证新鲜,你敢说人家不用心?而你连做拉面的师傅都没见过,你怎么知道他用心啦?说不定摆盘是机器做的呢!”周波说。
“机器做的?你真会想,你以为这像做刀削面啊?!来个机器人就能干?一看就知道那是人工摆的好不好。再说了,吃饭时,还要看师傅拉面,你不觉得这样有些花里胡哨吗?打面时还啪啪响的,人家那环境多好啊,装修很有异域风情,灯光柔和,还有音乐,那气氛,东西都变好吃了。”蔡嬅说。
刀削面:关我鸟事?!扯上我干啥?!
“切!说什么异域风情,我看你就是崇洋媚外吧。”周波说道。
小哀同学:终于来了,开始把一个简单的问题,上升到了道德层面的高度,我已经能想到接下来的场面了。
“什么崇洋媚外,这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蔡嬅辩解道。
“切,爱美?爱什么美?北美还是南美?说一千道一万,你就是觉得莆.田卤面太土了,比不上你日本拉面美,你啊,在抗日战争时期,绝对会是个二五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