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开口的是李庭浩,他的建议基本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共识,没有地盘就没办法建立势力,没办法施展才能,人家也看不到你的政治抱负,只能当‘贼’,终究是会被剿灭的,所以他的提议获得了众人的一致认可。
而赵毅本身的想法则复杂一些,他原来是想打个游击战,边走边壮大自己的实力,和李自成一样,最终靠着信念和战斗后武装过来的近代化士卒再和满清进行正面的武装斗争,但这个时一方面代读书人的稀少,另一方面红色思想压根就没出现,还有流寇作战模式无法被知识分子接受,自然很难模仿长征两万里的壮举。
打一地,治一地才是最重要的,赵毅有后世的知识,是正儿八经的军校高材生,光他自己脑海中的知识足够在这个时代引领三百年风云了。
听到李庭浩的话,和看周围谋士们都露出赞同的神色,赵毅只能将长征作为备选方案了,谦虚的问道:
“那不知我们要去哪里比较好?”
“修之,你来说说。”李庭浩鼓励张计道,修之是张贺的字,看来两人已经有过一番探讨了。
张贺为人腼腆,看李庭浩推自己上场感激的拱了拱手,调整了一下情绪后,开口道:
“满清入关,已经击败了李自成,现在整个长江以北的势力,就剩下张献忠和李自成的残部了,这些人马大都分散在各地,对满清很难形成威胁了,这一番太原之战后,河南再无势力可以抗衡,满清不会甘心退去的,必定会派一支精锐扫荡河南和整个北直隶,巩固统治,然后再慢慢收取四川、湖广,挥师征南。”
“靖平皇帝南巡,相信南京政权稳固后,于情于理都很快就会北伐,这样一来,会将满清的大部分目光吸引过去,无论哪方胜利,留给陕西和河南的喘息的时间也不会超过2年,这两年中,不仅要割据一地,同时还要防备湖广的左良玉和四川的张献忠。”
“所以,我觉得有两地比较适合作为根基经营。”
“哪两地?”赵毅不住的点头问道,张贺这一番见解果然没有辜负赵毅的期待,把战略规划抽丝剥茧一般讲的清清楚楚。
“一为绕永宁州入陕西,根基之地则在于延安,顺军的残部有十多万人兵马和土匪割据陕西各地,将军提5000战兵,若能剿抚并用,打下延安,一年内可据陕西一省,囤重兵于潼关,一可阻满清西侵,二可复三秦之地,此处的主要竞争对手则是张献忠部。”
“二为经卫辉府入河南,此地之根基则在于汝宁,其情况和手段较之延安亦无太大的区别,之后取南阳并德安,成犄角之势,由于河南本四战之地,乃南京和北京之桥梁,故无需守险,只需壮大实力便可成鼎足之势,届时或为西扩,或为诏安,取舍皆存乎一心,倚纵横之术多矣,此地的敌人为湖广提督左良玉部,只要西扩,与此人则必有一战。”
“两地皆有利弊,如何取舍,还看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