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不去。
但凡是遇到了些什么事情,或者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图个吉利就会特意的去跑一趟。
华国人在这方面上很有意思。
叶怀瑾的文章当中写的是晚上。
所以那些到了津瑶的人都会选择白天在这座城市当中逛逛。
刻意的等到天黑,然后跑到姚冠池当中去。
在叶怀瑾的文章当中有一股很特殊的味道。
总感觉这个人得到了某种救赎一样。
刘温延没有把叶怀瑾放在信封当中的那句话一起发出来。
不过老读者都能够感觉到。
说的文艺一点,就是这个作家的字里行间有了一丝丝对生的渴望。
而这种对生的渴望,是在他之前的文字当中没有读过的。
那些角度都是在描绘出一个梦幻温馨的空间,或者是充当一个冷冰冰的旁观者。
从来都没有体验过这种叶怀瑾用自己视角去写的文。
那天夜里,姚冠池上面飘起了很多莲花灯。
他们双手合十放在自己的胸前。
有的在祈祷未来,有些在祈祷现在。
当时,他一定就是在这里放下属于他的莲花灯的。
那些旅客这样想到。
每一次去跟着叶怀瑾的脚步旅游,总感觉自己内心被净化一样。
有些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见到那一对兄弟。
也没有见到大石门旁边那户人家的门打开过。
在网上,有人特地列出了一个榜单。
第一个是十八潮。
这个公认的。
第二个就是刚刚上榜的姚冠池。
而下一个是哪里?
谁也不知道。
估计只有叶怀瑾和刘温延他们知道这个问题。
在一栋小型别墅当中,一个老人手里拿着几张白纸,白纸上面打印出了所有叶怀瑾桥景写的文章。
然后半晌之后,吐出一句话:
“他变了。”
“什么?”
刑学林还没有反应过来。
什么变了?
“他。”
朱凤清指了指白纸上面叶怀瑾那三个字。
朱老比赵正诚的年纪都要大上不少。
脸上总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昏沉,眼珠子带着一点的浑浊。
身子也是有些嶙峋的骨瘦。
“小林啊。”
朱凤清轻轻的喊了一声。
“在的老师。”
“以后,只要是他有什么文章或者是作品拿出来了,记得带给我。
这个年轻人有点意思。”
刑学林都没有想到过居然自己的老师会这么的看好叶怀瑾。
还记得他说过近代文坛没有什么能够激荡风雷的人物,他很失望。
也不想再去对那些人评论什么的,一心搞研究。
不过现在看起来,似乎叶怀瑾并没有算在那帮人当中。
刑学林还记得当时自家老师之前给出的一句评价。
他是一道光……
“人有千面,但是文字往往会折射出那个人最本质的一面。
人没有必要对着纸张撒谎,也没有必要对着日记撒谎。
或许,我们能够在文字当中解读最本质的叶怀瑾。”
朱老缓慢的抬起头看向了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