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想问一下,企业的加氢产品现在生意怎么样?”这才是王近之最关心的事。
“加氢产品啊。我们从六十年代开始到现在,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毫不夸张地说,能加到二百公斤压力以上的,全国不超过三家,我们是其中之一,可就拿个加工费,瞎忙乎,也赚不到什么大钱。”一提起这个话题,全桌的朋友们都来劲了。
“这就奇了,怎么会是瞎忙呼呢,挑一个人家在加工的大产品,搞点样品,外送到研究部门打个结构,分析出是什么东西,再找一下市场,偷个产品信息总不难吧,加氢产品又没专利保护。人都要饿死了,还坚守什么信誉,先把厂救活再说。”
这话虽然不好开口,可我国有多少企业都是靠这样绝处逢生的。王近之喝了一会儿酒后,乘着酒兴,提出这样的办法。
“这个我们也曾向厂长提过,厂长担心产品到手了合同丢失了,我们又打不开销路,连加工费都拿不到。听说,企业在加氢的几个产品都是合资企业里的热门产品呢。你在招商局搞的就是招商引资,有没有特殊的关系替我们了解一下呢?”厂办主任还是很有心的,调查过产品与背景,只是,因为专业关系,只能一知半解地了解一点点,无法深入。
在招商局的两三年里,实在是浪费青春,打杂工一般地忙乎了几年,什么外商渠道都没有建立,王近之有些汗颜,不过只要知道有多个代加氢的业务不错,只要搞到几克样品,送高校老师进行结构分析,这个难度绝对不大,再查明加氢后是做什么产品用的,市场在那里,这总比自个从头开始搞产品开发来得快一步吧。
偷几个产品,救活这个企业,这个水平还是有的,王近之下定了决心,放手一搏。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