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的傍晚,文羽风准时来到楚江师范大学北门附近,某购物广场大门前的圣诞树旁边。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彩灯环绕的圣诞树,一闪一闪亮晶晶,烘托出了异国情调。
杨晓雪精心打扮一番,早已等在那里了。
当光彩夺目的杨晓雪映入文羽风眼帘的那一刻,他先是情不自禁地怦然心动,紧接着又冒出一种遗憾又苦恼的复杂情绪。
杨晓雪走到文羽风身前,并未察觉他有什么异样,她开心地对着心上人嫣然一笑:
“你肚子饿了吧?我刚才在四楼的西餐厅预定了两个座位,咱们赶快上去,错过叫号又得重新排队。吃完后咱们再去莲花公园听音乐会,时间还早,应该不会迟到。”
当服务员端上来滋滋响的煎牛排,还有意面和水果沙拉时,文羽风想起来,这是他第一次吃西餐。
这顿西餐看起来价格不菲,杨晓雪已经事先声明由她请客。
她越是对文羽风这样热情,这样亲近,他心里就越苦恼,越不知道该怎么办。
俩人这顿饭吃得比较安静。
文羽风心事重重,自然话不多。
至于杨晓雪,她此时心里一直在琢磨表白的时机:是选在听音乐会的间歇中开口呢,还是送我回寝室的路上开口更好?
没过多久,桌上所有的食物都吃光了,因为首次品尝西餐的文羽风觉得很好吃,而且每样菜品分量都不多。
他用餐巾抹抹嘴,歉意一笑:“大部分都是我吃了,感觉咱俩都没吃饱,等会儿听完音乐会后,我请你吃夜宵吧。”
杨晓雪眼睛一亮,心里乐开了花:
“好兆头!正好可以选在吃夜宵时开口表白!”
从楚江师范大学的北门到南门,步行穿过校园需要一刻钟左右。出了南门,街对面就是莲花公园。
文羽风和杨晓雪,肩并肩走在林荫大道上。
楚师校园的景色,其实并不比楚大校园逊色多少。
尤其是道路两旁有很多高大的法国梧桐,此时黄叶还未落尽,寒风一起,黄叶漫天飞舞,在昏黄的路灯光晕中,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很有些浪漫的感觉。
杨晓雪陶醉在这样的浪漫中,她突然改变主意了,心想:
“此情此景如此浪漫,而且周围行人稀少,最适合表白了!”
于是,她打定主意,就等迎面而来的那位行人,擦肩而过走远后,自己轻声喊出心上人的名字,让他停下脚步,然后……
突然,迎面而来的那位行人兴奋地喊了起来:
“羽风!晓雪!没想到在这碰见你们!”
文羽风和杨晓雪都是近视眼,又在路灯下的逆光位置,一时没看清那人相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方说的是地道的家乡话。
那人快步走上前来,文羽风首先认出来了:
“雪松!你怎么会在这?”
林雪松一把拽住文羽风的胳膊,俩人兴奋地说个不停。
原来,林雪松的六叔带领的建筑队,最近承包了一项工程,就是把楚江师范大学校园内,一栋老旧的教师单身公寓楼拆掉,然后在原址重建一栋新的学生宿舍楼。
工地就在这附近,林雪松和所有的建筑民工一样,吃住都在工地旁边临时搭建的简陋板房内。
这天晚上,林雪松吃完晚饭后闲来无事,于是决定在校园里溜达一圈。
偏偏就是这么凑巧,他竟然撞见了文羽风和杨晓雪的平安夜约会。
他们三人在翠溪中学读初三时是同班同学,下学期杨晓雪就坐在林雪松的前一排座位上。
当时,林雪松的考试名次一直在班里中游水平徘徊,他很想考上重点高中,自习时经常拿着自己不会做的试题向别人请教。
向同桌请教最方便,但他的成绩更差劲,问了也白问。
向好友文羽风请教最合适,他成绩很优秀,但座位离得远。课余时间跑过去请教他还行,自习课上就不宜随意走动了。
至于老师单对单的释疑解惑,向来都是供不应求,机会难得。
有一次,林雪松鼓起勇气,试着向坐在前面的杨晓雪请教。
她的成绩不错,而且座位离得很近。
只不过,她看起来比较腼腆内向,很少跟周围男生聊天说笑,所以林雪松有些顾虑。
这第一次向杨晓雪请教时的场景,林雪松的印象很深刻:
他用试卷轻轻拍了拍杨晓雪的肩膀,说明请教的用意。没想到她并未犹豫,随即就侧转身子,一边红着脸一边轻声讲解试题。
杨晓雪讲得很细致,很有耐心,林雪松不仅完全听懂了,而且也总算弄明白了,自己为何在此类题型上屡次出错。
看到他豁然开朗的表情,杨晓雪会心一笑,然后很快就转回身子,继续埋头做题。
林雪松这才反应过来,赶忙朝她的背影轻声说了声谢谢。她一边做题一边摇了摇头,表示不用谢。
从此以后,林雪松向杨晓雪请教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她也从未感到厌烦,一直都很乐意给他讲解试题。
知恩图报,林雪松经常会摘一些自家种的樱桃、枇杷、李子、杏子,洗干净后用袋子装好,然后偷偷塞到杨晓雪的书桌里。
就这样,俩人逐渐成了关系亲近的好朋友。
只可惜,林雪松之前的功课基础没打好,又严重偏科,虽然初三下学期在杨晓雪的帮助下努力追赶,但他最终还是没能考上重点高中,中考成绩离重点线只差了7分,非常遗憾。
和他关系友好的同班同学里,文羽风、郑兴华和柳翠芝考上了县一中,杨晓雪考上了县二中,都是青陵县的重点高中。
他们四人,三年后也都不负众望,分别考上了楚江大学和楚江师范大学。前者是985,后者是211,都是国内名牌大学。
林雪松中考失利后,只得就读于教学质量差劲的翠溪中学高中部。
这所偏僻的乡镇高中,当时每年高考能考上大学(哪怕是专科高校)的毕业生寥寥无几,有些年份甚至一个都没有。
师资水平每况愈下,生源质量逐年下降,恶性循环不断,办学前景黯淡。很多学生眼看考大学无望,不等读完三年高中,干脆就辍学打工去了。
林雪松虽然在如此惨淡的高中就读,但他刚开始并未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苦苦追赶。
他觉得,只要自己努力拼搏考进全校前三名,还是有机会考上大学的,甚至还有可能考上一所本科院校。
可是直到高三上学期,虽然他尽了最大努力,但却从未考进全校前五名。
沮丧的他,难免产生了一丝绝望。
就在这关键时候,在外打工的父亲遭遇工伤事故,身受重伤,全家人的顶梁柱倒下了,经济状况极度窘迫。
此次家中变故,终于让林雪松彻底放弃了苦苦坚持的大学梦。
林雪松只有一个大他一岁的姐姐,身为父母唯一的儿子,他必须要承担起男子汉的责任,挣钱养家。
他从未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默默扛起肩上的重担。
在当时的农村,大部分青少年初中毕业后就结束了学生生涯,要么外出打工,要么留在家乡,反正都得开始为生计辛苦劳作。
继续读完三年高中的农村学生并不多见,其中有机会上大学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相比起来,林雪松觉得自己读到高三上学期才辍学,多学了不少知识,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农村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