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军南撤之日开始计算,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年。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王春给孙立德提的建议是休养三年左右,但是,孙立德保持了难得的克制,孙立德整整五年都没有对外用兵。
除了休养生息政策,孙立德几乎是采纳了王春的所有建议。
孙立德依然使用汉国的国号,自己也成为新汉王,为了加深周地军民对汉国的归属感,孙立德迎娶了前周王的公主。
军事上停止对外用兵,孙立德把更多精力用在处理政务上。
孙立德最先进行调整的,是汉国的人事任免。
在他南征北战的时候,孙立德得罪了大批汉周豪族,为了稳定对占领区的统治,他不得不对地方实施军管,因此,在孙立德改革人事任免之前,汉国的官府更像是一个军政府。
地方官吏虽然对孙立德非常忠诚,能力却受到限制,同时,由于豪族被推到了官府的对立面,很多政策难以施行。
改革人事任免之后,孙立德开始从汉周两地大规模选拔官吏。
选拔官吏主要通过地方军政长官进行。
地方长官拥有对普通小吏有任免权,但是,对于地方官的任命却只有举荐的权利。
所有被举荐人经过举荐者的推荐,由孙立德亲自接见之后,量才使用。
为了减少汉周两地的文化差异,加强精英之间的认同,消除地方豪族的影响力,所有通过孙立德批准的人才都异地做官,周地人才到汉地做官,汉地人才到周地做官。
这种举荐制度有很多隐患,但同样有很多优点,至少在现在,这个政策利大于弊。
汉国基本人才体系就这么构建起来了。
除了对人事的管理,汉国采取了一系列轻徭薄赋政策,鼓励生育,恢复生产,废除汉国以前的弊政。
孙立德掌权之后,军队也进行了改革。
最先进行改革的是常备军,这支部队是孙立德立身的基础,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成分复杂。
河内军为了追求兵力,招募了大批将士,战争时期倒也没什么,和平时期,这些将士成为了汉国的负担。
因此,孙立德对常备军的改革侧重于保持将士战斗力。
汉军每年会裁汰一批体能不合格的将士,招募一批新兵,在兵力规模不变的基础上,提高将士们的战斗力。
在常备军的基础上,增设了民兵和预备兵。
民兵由民间的青壮进行选拔,类似于以前的征召兵,将士们一个星期进行一次集中训练,闲时为民战时为兵,一旦国家征召,这些民兵需要承担辅兵职责协助主力部队作战。
预备兵则由退伍将士和裁汰的将士们担任,所有兵员的名单在地方县衙里登记造册留档。
这些士兵虽然已经离开了现役部队,或许不符合汉军的兵员选拔标准,但是,这些将士的经验还在,一旦国家遇上大战,这些预备兵会立即复员,承担地方守备职责。
尽管汉国采用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但是孙立德的邻居们刚开始的时候可没有相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