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军的同时,为了瓦解叛军的联盟和军心,花云命令刘增福亲自前往叛军大营,表明河内军的诚意,同时说服刘家家主。
刘增福感恩戴德的离开了,反复强调一定将花云的诚意带到。
知道花云放走刘增福之后,张达立即赶到花云身边,劝告花云将刘增福追回。
张达认为刘增福这一走,必然不会重返大营,他本就是三川郡的豪强,作为一名豪强,自然也最了解豪强。
不论个人有着怎样立场,对孙立德的感觉是好还是坏,当整个家族铁了心挑边站的时候,个人总是要以家族利益为重。
张达不仅希望花云收回命令追回刘增福,改派其他使者劝诫刘家族长,还要求花云将刘增福扣留在军中作为人质。
张达的建议没有被花云采纳,一方面,花云认为话已出口,不应当反悔;另一方面,花云认为大丈夫处世,要光明正大,无愧于心,他认为不论自己还是孙立德,都对刘增福都信任有加,刘增福不会辜负他们的信任。
事实正如张达猜想的那样,刘增福到了叛军营地后没有再返回。
刘增福还是派了一名家仆,来到军中传信。
刘增福的家仆告知花云,刘增福虽然没有说服刘家家主,却依旧站在河内军这一边,之所以没有回营,只是因为被族长扣住了。
不论刘增福说的是真是假,总之他不会回来了。
事情已经发生了,自然无法更改,花云虽然没有利用刘增福说服刘家反正,却也试探出了刘家的反叛决心。
不同于宋家,刘家似乎并不准备和宋家一条道走到黑,从刘增福的口信上看,刘家完全把话说绝,至少留下刘增福这条线,为双方留下一个回转的余地。
河内军兵强马壮,花云倒真不畏惧宋星宇,花云认为,在绝对的力量面前,计谋只是细枝末节。
刘增福赶到叛军大营之后,叛军围住河安城的部队开始撤兵,叛军朝着东北方向撤退,一直撤到蓬德城,才在蓬德城一带布下大营,摆出防守反击的态势。
花云也没有立即带兵追击,既然叛军选择北撤,说明叛军很有可能已经掌握了河内军的兵力。
叛军了解河内军,河内军却对叛军一无所知。
而且,从河安城到蓬德城的沿途有大量的三川郡的村庄和城镇,联想到在东线战场上遭遇到的游击战,花云认为,贸然出击,并不是一个好的主意。
一旦汉军带领主力北进,叛军据险不出,再用游击部队骚扰河内军的粮道和部队。
那河内军作战就被动了。
在出兵之前,花云一定要想办法摸清楚叛军的实力,了解叛军的战法,想清楚破解游击战术的方法后,再做出兵。
到达河安城之后,花云命令辛虎组织部队在城外扎营。
花云和张达两个人则进入城中。
张德福毕竟也是三川郡的一名大豪强,张达说的对,只有豪强才最了解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