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别院回来,柳铭淇开始了奋笔疾书。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结果才刚刚坐下一会儿,宫里便来了人,说皇上有旨,请德王殿下进宫一趟。
柳铭淇这才想起,好像前几天皇帝给了自己一张问卷,然后自己连续回答了三个“不知道”。
原本少年以为,自己这样的不称职,会让皇帝比较高兴。
皇帝连续几天都没有来找他,柳铭淇觉得自己猜对了。
所以他很干脆的进了宫。
此时已经是黄昏。
进了宫,皇帝正在御书房处理公务,旁边就站着老太监赵寿,另外就是一些宦官宫女了。
还好。
没有外人。
少年上前行礼道:“小臣见过陛下,陛下近日可好?”
景和帝没有搭理他。
结果柳铭淇就这么尴尬的站着。
他看了看赵寿。
赵寿也看了看他,轻轻的摇摇头。
鬼知道这家伙什么意思。
赵公公现在也越来越不耿直了啊!
柳铭淇一边心中吐槽着,一边还忿忿不平。
你瞧瞧,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呗,骂我难道还需要这样?
幸亏他是少年,站了这么大概两炷香的时间,倒也没有觉得多疲惫。
然后景和帝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抬起头来,故作惊讶的道:“哟,我还以为谁在这里呢,原来是我们的德王殿下呀?”
柳铭淇实在是忍不住,“陛下,咱们能不能不这么幼稚?”
“混帐东西!”
皇帝当即就毛了,老脸有些挂不住,“这是你对君父和长辈说话的态度吗?”
“好好好,是我错了。”柳铭淇很干脆的认错,心想你把我莫名其妙的拉来罚站,敢情还是我的不对?
见到他态度敷衍,景和帝尤其的发火,“柳铭淇啊柳铭淇,你说你这个人,真是惫赖!你比起你堂兄来,简直是天上地下两个样子!……赵寿,拿给他看看!”
赵寿就从旁边拿了厚厚的一卷纸过来,递到了柳铭淇身前。
柳铭淇一瞧,却正好是关于之前三个问题的答卷。
柳铭观写的。
“江南总督刘仁怀,西南总督葛松道,谁更应该入阁为相?”
答:臣以为,江南总督刘仁怀德行高重、忧公为先、用意不苟,实为副相之最好人选……
“内务府弊端丛生,该如何整顿,如何委任精干之臣,才能避免从前的重大损失?”
答:臣以为,内务府乃圣上之财库,关乎皇宫宗室之安宁,此位必不可或缺。御史中丞王智耿,刚正有道,清廉自律,行事果敢,为内务大臣将可一扫弊端……
“倘若帝京府府尹出缺,以谁来担当为好?”
答:羽林卫将军邓辉,质性忠直、讷言敏行、才气纵横、治军严谨,如此人为帝京府尹,则不畏苗太升之离去而导致政令不畅,宵小抬头……
……
看着柳铭淇边看边点头,景和弟脸色不好看,问道:“怎么样?”
“好!真好!”
柳铭淇赞叹道:“宁王果然是大儒嫡传,这篇文章写得好啊!面面俱到,小臣真是自愧不如!”
“混帐东西!”景和帝不吃他那一套,“你以为朕不知道你的意思?不就是偷懒,觉得这个亲王位置所承担的责任,让你觉得很麻烦,所以才不想说话吗?”
“有吗?”柳铭淇眨着眼睛道。
“不知道!”
“不知道!!”
“不知道!!!”
景和帝一口气说了三遍不知道,拍着桌子怒道:“这不是敷衍是什么?你这个混账小子!如今国家处于危难之中,你却仍旧惫赖不堪,难道想把朕给气死吗?”
柳铭淇讪讪的笑笑,“陛下,小臣真的不懂这些……铭观他不就挺好嘛,你去问他!”
“你……”
景和帝的胸口不住的起伏着,让赵寿担心他给气爆了。
下一刻,景和帝扬起了一叠纸张,“你不懂?那为什么给苗太升出那么多计谋,还给他画了那么精细的图纸?你不是不行的吗?”
这下子柳铭淇就挺直了胸膛,“陛下,这些人事方面的东西,我真是不懂。但是苗大人要孤身赴江南,为了让他更好的掌控漕运衙门,为咱们大康王朝做出卓越的贡献,小臣我是绞尽脑汁,才想出一点东西来啊!您不夸奖我也就算了,还来指责我,这有道理吗?”
“敢情还是朕的不对了?”景和帝气笑了,“你对苗太升,可是比对朕好啊!”
“不一样,不一样,那是实打实的针对某个事情的计谋和策略。”柳铭淇摇手道,“小臣最擅长的还是发明创造,漕运不就包括了这些吗?这是专业对口了呀!”
皇帝不懂专业对口,不过还是懂了这个意思。
他冷哼了一声,举着手里的图稿,“你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
“如果做出来了,肯定有用。”柳铭淇道,“不过还需要他们多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试,然后多使用多试验,这样才能因地制宜的做好这些专业船。”
“嗯,要是能随时清淤,那就会大大的减少灾害的可能。”景和帝微微颌首,“你也算是立了一功……但是!”
好吧。
为什么夸奖人之外,都要加一个但是呢?
柳铭淇赶紧端正了神色,谨听教诲。
景和帝道:“你给他出的什么馊主意?彻底撤除漕卒?你知道这会闹出多大的不方便吗?好几万人的生计,就被你这么的废了?”
“您可别这么说。”柳铭淇忍不住反驳,“他们现在的日子过得就好了?上官随意的驱使他们,就跟奴仆一样,什么脏活累活都是他们做,结果一年到头连温饱都不行……逼迫他们只能在修缮和哨卡上面做手脚,败坏了名声不说,还让商品价格大大的增加,这是好的吗?”
又来了!
赵寿脸皮子都在抽动。
这位裕王世子……不,德王殿下,经常说着说着就没有个尊卑,这是你给皇上说话的态度吗?
他比起温文儒雅又知礼节的宁王来,简直是两个极端啊!
皇帝被他反驳了,脸色又不好看,但却没办法反驳回去。
他虽然在宫里,但这个事情还是晓得一点,反正漕卒过得比漕运军士苦很多就是了。
大运河的许多关卡上下其手,其中也少不了这些漕卒们的身影,他也晓得。
可这是千百年来都有的事情,是这么好解决的?
他沉住了气,问道:“裁撤了他们,你让他们做什么?”
“简单嘛!”
柳铭淇想都不想,“我不是让苗大人大力打造造船厂吗?造船厂需要那么多工人,至少能解决一半的漕卒。剩下的一半,正好可以拿去修复修缮江南各地的堤坝——就跟咱们京畿地区的这么几万人一样,怎么的也能忙活三五年时间了。
其余的三五年之后再说,反正呆在哪儿都比他们在原位置上好,这样不但他们自己过得艰苦,对商人们也是巨大的痛苦,简直是块快折磨疯了!”
景和帝一愣。
咦,这倒是不错呀。
“不过造船厂用得了一两万人?”景和帝问道。
“这是之前他们的格局太小,不知道造船的好处。”柳铭淇一下子就不小心飘了,“造船多,就代表着我们和海外的贸易多,把我们这里源源不断出产的瓷器、茶叶、丝绸、白糖等等,全部卖到海外,再把海外的各种粮食、金银、特产等等运回来,这不是在增加咱们的财富吗?
商人们愿意去海外做生意,不但能缓解国内的压力,还能不断的增加税赋……现在咱们海贸商税才一千二百万两对不对?船只要是增加十倍,那么至少海贸商税能干到五六千万两!甚至一亿两!!
而且海外的土地很多,有许多大岛面积比咱们一个省份还要大呢,咱们中原的人口不是太多了吗?到时候就把没有土地的穷人运到那里去,让他们在那边重新开始生活,每年种植粮食,不但自己有吃的,还能运回来充斥粮仓,这个不好吗?
所有要做到这些,没有千万艘船怎么能行?船够多,我们才能运送更多的物资,并且在海贸之中保全自己,遇到海盗还能打他娘的,把海盗给反抢了,多好?”
景和帝一听,头皮都发麻了。
这个混蛋小子实在是太能说了,煽动性极强。
说得自己都颇为心动,觉得海贸真是大有可为。
可冷静下来一想,这又岂是短时间能完成的?
况且他说的那些东西,牵扯得太过复杂,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
皇帝老成稳重的轻咳一声,道:“你别说那么多,不知道是多少年后的事情了,画大饼的习惯可不好!”
“这可不是画大饼,这关系到咱们大康能不能成为世界第一大帝国的大事儿!”柳铭淇正色的道,“造船就是第一步!只要咱们的船只够好,武力够强大,那么就能保证商贸成功!
为了子孙后代,五年不行我们就十年,您不行就您的儿子来,儿子不行就孙子来,总而言之不能松懈。
咱们哪怕花一百年,哪怕花费再多的代价,都要做到这一步,不然被别人抢先了,那就是该我们吃亏了!
况且一开始也不用朝廷出马嘛,我们造船赚钱,商人们去打头阵,接下来我们再去摘桃子,多好?”
…………
无论对柳铭淇的观感怎么样,赵寿还是挺佩服这个人的。
虽然是惫赖了一点,虽然是没正形了一点,但你不得不否认,人家是真的有本事。
圣人这个名号安在他身上,相对于他的才华来说,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
大康开国八十一年,还从来没有哪个大儒能说出“舍生取义”的话,更不可能写出《劝学》这样的传世经典。
只不过,你看到他这个人,肯定不会和圣人联系起来。
一说话就暴露了他有多么的异想天开,多么的叛经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