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麻烦看好这两位孩子。”林榛对小二吩咐了一句,又转头叮嘱两位孩子道:“小狗,小小,你们待在此地不要走动。”
这个时代,寻常人家并不能买得起纸笔,是故,文斋坊并无太多人进出。
过了片刻,一道身影迈了进来。
“哟,方大人,您是来拿那订制湖笔的是吗?”小二赶紧迎了上去,恭敬地说道:“还真有些不巧,我家掌柜的接待其他客人去了,您看是在小店等上一会,还是小的过后给您送上门去?”
名叫方大人的中年男子抚了抚长须,挥手笑道:“无妨,便在此等候一会。”
“是,小的这就给您沏茶去。”
店小二转身跑入后院烧茶去了,硕大的店铺中,除了摆放着各种纸笔,砚台的架子外,就只剩下一大两小三人了。
方大人见那小女孩粉嫩如瓷娃娃般,顿时想起了当初教过的第一批学子,回忆之心和童心并起,笑着问道:“小丫头,你不去街上买糖炒栗子吃,怎么跑到这文斋坊来了,莫非你也认识几个字?”
“老爷爷,我是跟着我家先生来的。”小小坐在比她还高的椅子上,晃悠着腿,糯糯答道。
老爷爷?虽然他比洛大人年长几岁,可也算不上老爷爷,方大人心中一怔,随即开怀大笑,看着她接着问道:“你家先生是谁?告诉爷爷,爷爷说不定也认得他。”
他虽然身居高位,倒也是从学堂中走出来的,如今当了国子监大博士,虽然能入他眼的学生越来越少,但这么些年,说是桃李满天下丝毫不过,这江州城中,有数位有名的先生都出自他的门下,甚至连窦刺史当年京城赶考,都曾受过他的指点,如今见了他也要得恭敬的叫一声“先生”。
看这小丫头虽然长得可爱,但是布衣布鞋,出身定然贫苦,想必她家的先生自然不会是城中那几位,他也只是随口问问。
见她不说话,方大人换了个话题,问道:“你家先生平时都教你们什么?”
这次,他问的是那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
小狗抬头想了想,脱口说道:“先生平时教我们的可多了,像什么焚决,骨灵冷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些都是他告诉我们的。”
方大人一脸惊诧,显然十分意外,这是什么先生,教的这些东西他怎么从来没听过,这么大年纪孩子,不正是学习千字文的时候吗,他捋了捋胡须,反问道:“你们可曾学过《千字文》?”
见两位孩子摇头,方大人勃然大怒,一掌拍在桌子上,骂道:“误人子弟,误人子弟!”
他急促的喘了几口气,看向面前这两位看起来十分机灵的孩子,心中充满了可惜。
千字文是蒙学的基础,也是童生读书习字的必经阶段,这什么狗屁先生,竟然连《千字文》都不教,这么好的两位孩子给他教成了什么样子,满嘴胡言乱语!
“先生!”
这时,林榛掀开帘子,背着一个大包袱从后院走出,小小看着他,脆生生的喊道。
方大人转头看去,神情更加诧异,他指着林榛,说道:“这两个孩子是你的学生?”
林榛怔了怔,回过神之后放下包袱,欠身抱拳,笑道:“见过方大人,我就是他们的先生。”
他心中也有些疑惑,为何方大人竟是这种表情,二人并不熟悉,只在诗会上见过一面,难道是小狗一时顽皮,冲撞了方大人?
“你......,唉,算了算了。”方大人指着林榛半天,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若是寻常先生,他定然要骂上两句误人子弟,再好好说教一番,可要说教面前这位年轻书生,他心中还真有几分心虚。
他见识过林榛的才情,更看过那首《秋夕》,这书生虽然年轻,但才情冲天,行事风格更是与常人不同,若是以常理看待,恐怕也会误了一颗好苗子。
方大人身为国子监大博士,爱才之心甚重,但凡才情异于他人者,他都格外包容,此时也只能相信他的这种教育方式了。
林榛虽然满心疑惑,但身为晚辈却不好追问,更何况方大人待读书人不薄,他昨日刚收了人家的恩惠,只能站在一旁等他开口。
“这两个孩子是好苗子,希望你能好好教导他们。”方大人沉思片刻,有些无奈的开口道。
林榛还是摸不着头脑,但方大人好言提醒,也没指责他什么,他听着便是,心中以为可能是小小和小狗与他玩了一会,让方大人起了爱才之心吧。
他重新背上包袱,抱拳欠身道:“小子知晓了,方大人,小子还要带着孩子回家,先告辞了。”
说罢,他领着两个孩子走出文斋坊。
身后,小小磨叽了一会,走到老爷爷身前,小声解释道:“老爷爷,先生其实教了我们好多东西,我背给你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信乃迁......”
刚起了一个头,门外传来小狗的呼唤声:“小小,快走啦。”
小小歉意的看了方大人一眼,双手垂在身前行了一礼,说道:“老爷爷,我得走了。”
说罢,便拎起裙摆,追出门去。
方大人怔在原地,并没有听清她最后的告别,耳中脑中不断回响着刚才那几句郎朗背诵声......
即使是他,此时心情也有些激动起来。
即使只听了几句,他也能看到其中的意义,这分明是教导孩子的蒙学。
不仅朗朗上口,更比千字文要有意义许多,若是能推广此文,对于教化万民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或许还能功在千秋,名垂史册!
年岁已高,于官场可能再难进一步,他也志不在此,可若是能在他一生追逐的教化之事上再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他纵使即死也值了!
这蒙文,他从没听过,莫非是那位林书生编写?
想到这里,方大人连忙起身追赶出去。
过了片刻,他站在街道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哪里还能寻到那书生半分人影,不由得叹了口气,想到之前他在心中诟病他的教学方式,更是老脸一红,心中思绪万千。
不知道此文全篇如何,也不知那篇韵文是不是和他想象的一样,是篇足以教化天下的蒙文,方大人站在街上,脸上充满着懊恼和焦急,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见到那位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