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我要做港岛豪门 > 第668章 【不太平的港岛!】

第668章 【不太平的港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983年开始,港岛开启‘大浪淘沙’,时不时传来一家公司清盘的消息。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佳宁集团在1月份正式清盘,陈青松等人也因为串骗他人讹诈股东及债权人的罪状被指控;

相比前世,这一世关于陈松青等人的证据比较充分;

首先,裕民财务的主管没有被陈松青杀人灭口;

其次,佳宁集团的律师事务所负责人也没有自杀;

最后,警方还收到了匿名人递上了的证据。

佳宁集团的清盘、以及再次传出中英谈判不顺的消息,导致港岛人心惶惶;

这种社会形势,倒霉的势必是银行业;

事实就是如此,多家财务公司接连开始清盘,一时间港岛再次发生了银行挤提事件。

对于银行来说,储户存钱之后,银行需要拿去放贷,是不可能全部作为流动资金的;

那么就是说,储户的钱永远是大于银行的流动资金;

所以,不管是哪一家发生银行挤提事件,都有可能濒临破产。

唯一的差别就是,信誉好的银行是不会发生大规模银行挤提;

加上这种银行,一般都拥有存款的25%以上的流动资金;

所以,信誉好的银行风险极小!

那么一旦发生社会恐慌导致的银行挤提事件,最倒霉的就是港岛的‘财务公司’;

港岛并不是只有银行才能开柜存钱,财务公司也是能吸收储户资金的;

但财务公司之所以不称之为银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实力不够,还未拿到银行牌照。

正因为这些财务公司实力不够,存款还大部分在地产商产生了亏损;

所以,一旦发生挤提事件,财务公司只有清盘一途。

除了财务公司和小型银行,还有一些地产公司也开始清盘,比如嘉年华地产;

嘉年华地产的创始人正好在2月份死亡,痛失掌门人又爆发财务危机;

其后,嘉年华在股市停牌,宣布清盘。

.....

所谓‘大浪淘沙’,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袭来,虽然卷走了大部分盲目投资者的生平积蓄,并使香港的工商经济和股票市场受到了巨大冲击;

但危机也同时给一众企业带来严峻考验,看看谁是真材实料,谁是滥竽充数;

大多数公司会吸取港岛以往的经验,在发展地产的同时,也会控制公司的债务率及流动资金;

这种公司就算遇到了这种危机,也能安然等待黎明。

还有一部公司以及投资者,他们一般盲目的投资,或巨额贷款,或使用杠杆;

最终如同一个肥皂泡,一戳就破。

同时,风暴所造成的破坏,也让政府明白现在的法制,确实无法配合工商市场、证券市场的急速发展;

后知后觉的港府开始亡羊补牢着手研究,重新制定一套适合的法案!

.........

3月,港岛爆出一个震撼消息:香江最大的华资银行之一,恒隆银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兑;

大量的储户开始不计损失的彻夜排队,意图将自己在恒隆银行的存款全部取出来;

为此,哪怕丢失了多年的定期利息,也在所不惜。

早在去年9月,铁娘子摔跤后,香江房地产市场崩溃;

一些媒体就纷纷跳出了,预言着香江的部分银行,必然会重蹈当年廖创兴银行、恒生银行被挤兑的命运。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没问题的,小型银行一直靠高息吸引储户;

而储户们虽然被高息诱惑,但也极为担心自己的钱财入了水坑;

如果银行失利,极容易引发挤兑。

一旦挤兑爆发,银行不会死于之前的亏损,但却立刻会被这股挤兑的风潮击垮。

毕竟,银行吸收了储户的存款,肯定要贷出去;

不然,如何才能支付储户的利息?

可挤兑一旦发生,银行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调回现金;

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唯一的结局就是宣布清盘,由政府接管。

在香江,银行的主要客户是地产公司;

当地价崩溃之时,地产公司与银行一损俱损,必然发生亏损;

这时候,所有的储户本身就是火药桶,只要一点消息,就会被点着。

按照恒隆银行的规模,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那么这次为什么在一众中大型银行中,恒隆银行首当其冲呢?

说起来,也是恒隆银行倒霉,连续被牵连:

第一件被牵连的案件——谢利源金铺创办于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70年代,黄金价格大幅上涨,谢利源金铺推出“千足黄金积存计划”:市民可开设黄金账户,按当日金价买卖黄金。推出之后大受香港市民的欢迎,业内人士估计谢利源金铺借此吸收资金2000多万元;

但是谢利源金铺推出的这种纸黄金,并没有按客户的需求去市场上买卖黄金,也无大量的黄金储备;1982年8月,国际金价大幅上升,每两黄金上涨近1500元,谢利源金铺被迫在市场上补仓,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只好在9月6日倒闭;

谢利源金铺倒闭之后,市场盛传谢利源与恒隆银行关系密切,部分手持谢利源金铺黄金券的投资者到恒隆银行要求兑换现金,遭到拒绝;一时间有关该银行发生支付问题的消息不胫而走,触发了恒隆银行的挤兑风潮;两日之内,被提走的款项接近1亿元;

幸而恒生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发表声明,全力支持恒隆银行,挤兑风潮暂时平息。

第二件被牵连的案件——前面的问题却未平息,2个月之后(1982年11月),大来财务公司因为欠多家银行共计6.5亿港币无法偿还,而被迫清盘;而恒隆的两名董事也是大来的董事,因此恒隆银行的清偿能力再次受到质疑;后市场上多家活跃的财务公司相继倒闭,市场一片风声鹤唳。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